镁光灯在略显简陋的主席台前频繁炸亮,发出“噗噗”的轻响和镁粉燃烧后的怪味。
现场气氛亢奋,主席台中央,正坐的正是第九集团军司令官张冶中,他身着笔挺的军服,胸前勋章擦得锃亮,脸上挂着打了胜仗的自信笑容。
方默就坐在张冶中左手边,他几乎吸引了全场中外记者超过一半镜头焦点,身前的牌子上写着‘独立第21旅&nbp;少将旅长&nbp;方默’
被张冶中叫来的他,换上了崭新的少将军服,领章上的那颗金豆在闪光灯下熠熠生辉。
他微微侧头看去,坐在张冶中右手边的则是黄埔一期的第88师孙师长。
对方努力维持着威严,但眉宇间难掩连日血战的憔悴。
一场攻坚战下来,他的前线部队伤亡过半,让他心疼无比,偏偏还不好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现出来。
方默注意到,孙师长也恰好向自己看来,勉强露出了一个微笑。
在**,军队才是将领们安身立命的本钱,方默不知道,从这一刻起,孙师长就开始打起了保存实力的主意。
长条桌更外侧,依次坐着98师夏师长、独立第20旅钟旅长等高级军官。
这微妙的座次安排,无声地向所有人宣告,在这场攻克鬼子海军司令部的战役中,方默和他的部队,才是当之无愧的头号功臣。
记者们也注意到,与周围那些黄埔老将、气质或彪悍或沉稳的同僚们相比,方默显得格外年轻,甚至有些……格格不入。
但没有人会因此轻视他。
他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上没有刻意的威严,只有一种经历过血火淬炼的平静。
张冶中拿起一份还散发着油墨味道的《沪上时报》,头版头条那幅巨大、震撼的照片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硝烟弥漫的鬼子海军司令部楼顶,一面残破却倔强飘扬的大夏军旗下,方默挺拔的身影如同定海神针。
照片下方是醒目的黑体大字标题——沪上大捷!血战三日,方默上校率部攻克敌巢,毙敌酋大川内传七少将!
“诸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张冶中清了清嗓子,对着麦克风开口,“今日召开发布会,旨在向全国同胞、向国际社会宣告我第九集团军将士浴血奋战所取得的重大胜利。”
他扬了扬手中的报纸
“正如这份《沪上时报》所载,我英勇将士已于昨日彻底攻克日军驻沪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击毙其司令官、霓虹海军少将大川内传七。
此役,粉碎了日寇不可战胜的神话,彰显了我大夏军人保家卫国、血战到底之决心。”
【叮!检测到宿主在大夏地区声望大幅提升,“沪上悍警”名望值激增,获得名望奖励+100000抽奖积分!】
旁边站起身的张冶中还在对着麦克风慷慨陈词,大谈“国际观瞻”、“必胜信念”、“将日寇赶下黄浦江”之类的官方套话,方默看着系统界面内心苦笑不已。
谁能想到,升个旗,拍个照,就能获得相当于10万大洋的,可以用于在系统初级池抽奖的奖励积分啊?
早知道他就多拍几张,学习麦大帅叼个烟斗,戴个墨镜,也给自己立立人设了。
说不定名声再大点,还能多换点奖励积分。
张冶中还在向记者们宣传战果,夸赞参战各部将士,方默却开始习惯性的溜号,思绪飘向远方。
此刻,36师和87师正顶着黄浦江上鬼子军舰的舰炮轰击,在狭窄的街巷和坚固的工事间,向汇山码头发起一波又一波惨烈的冲锋。
远处隐约传来的爆炸闷响,方默估计,伤亡……必然不小。
而他却坐在这里,接受着英雄的礼赞,多少有些坐立不安。
方默清楚,沪上会战,从战略层面看,本质就是一场宣传战。
它的核心目标并非单纯的军事胜利,就连汉斯顾问团都明确提出来,在沿海地带打抗登陆防御战,地形对防守方极其不利。
但这仗又必须打,必须向大夏全国、向世界宣告——大夏军人没有屈服!鬼子三个月灭亡大夏的狂言是痴人说梦!
从这点看,攻占有象征性意义的鬼子海军司令部,击毙其少将司令,已经超额完成了“提振民心士气,争取国际同情”的任务。
毕竟沪上三面环海,鬼子可以从北、东、南三面随时登陆,侧翼被包抄的风险太大了……
在海边还必然要挨舰炮,**多数部队还不怎么喜欢挖防炮洞,或者说沪上这地形就不像硫磺岛那样,适合搞坑道工事。
总之,这地形怎么打都是劣势,不是自己鼓气喊一句‘优势在我!’就能解决的。
但……打还是得打,那三千鬼子残兵败将,在方默眼中,可都是活生生的功勋值啊,是换取更多装备、拯救更多战士的宝贵资源!
-----
新闻发布会在一片掌声和记者们争先恐后的提问声中结束。
会后,张冶中简单表扬了在座的将领们。
其他几位师长旅长也纷纷走过来与方默握手。
98师夏师长更是用力握着方默的手“方旅长,多谢你救治我师伤员。这份情,夏某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