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长谷川清正与前来接替他的及川古志郎中将进行交接。
及川古志郎乃是一位坚定的“舰队派”将领,主张大力发展海军主力战列舰,与主张发展航空兵的“条约派”观点相左。
“那艘鱼雷艇,只出现过一次。还有那些飞机……也像是幽灵一样,只出现了一次。”&nbp;长谷川清意兴阑珊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困惑。
“我直觉认为,这很可能都与那个方默有关。当然,我没有任何证据,你就当这是一支败犬的呓语吧。”
及川古志郎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关于突然出现的敌机和水下袭击,有众多海军官兵目击,他清楚这并非长谷川清为推卸责任而编造的谎言。
但问题是,这些神秘的力量之后就如同人间蒸发,再无线索。
“它们现在到底在哪里呢?”&nbp;及川古志郎也感到十分迷茫。
此时,鬼子的前线舰队仍在长江上艰难逆流而上,在江阴段与守军激战。
由于方默之前的空袭,原本历史中参与江阴封锁作战的鬼子第一水雷战队主力已不复存在,仅剩下“时雨”、“白露”等几艘驱逐舰。
它们汇合了第3舰队第11战队残存的“安宅”、“鸟羽”等炮舰(原第11战队的其他炮舰如“势多”号,已在与四行仓库88炮的对射中沉入黄浦江)。
相比历史同期,进攻江阴要塞的鬼子海军力量已大打折扣,目前主要依靠“加贺”号航母的舰载机进行空中压制,才勉强对抗江阴要塞那些威力巨大的克虏伯大口径岸防炮。
及川古志郎估计,攻克江阴只是时间问题。
毕竟大夏海军主力——“平海”、“宁海”、“逸仙”、“建康”、“楚有”、“青天”、“湖鹏”、“湖鹗”、“江宁”等舰艇已在此前的血战中相继战沉,大夏海军基本损失殆尽。
只要拿下江阴,他的舰队就能……
就在这时,一名参谋急匆匆地跑来报告
“司令官阁下,海军航空兵侦察确认,支那军在江阴航道最窄处(不足1000米)实施了大规模沉船塞江作业。
大量商船、军舰被凿沉于此,淤塞严重。
据工程人员估算,目前该段航道仅能通行百吨级以下的小型炮艇,所有大型军舰均无法通过。”
“八嘎呀路!”&nbp;及川古志郎闻言,顿时怒不可遏。
他一个堂堂的“舰队派”将领,梦想着指挥强大的舰队决战于大洋,如今却只能指望派些小炮艇、鱼雷艇和舰载机去参与对支那首都的进攻?
这简直是他的耻辱。
-----
就在及川古志郎暴跳如雷的同时,金陵城北,下关码头。
阴雨绵绵,江风萧瑟。
方默与负责守卫下关、控制船只的第78军中将军长兼36师师长宋荫国,正并肩站在冰冷的江堤上。
浑浊的长江水滚滚东去,江面上,为数不多的渡轮和小火轮喘着粗气,艰难地往返于南北两岸。
天空中没有鬼子飞机的骚扰,暂时显得有几分平静。
但江边却人声鼎沸,混乱不堪。
成千上万携家带口、满面惶恐的百姓拥挤在码头和江岸,哭喊声、叫骂声、哀求声混杂一片,所有人都拼命想挤上那寥寥无几的渡船,逃离这座即将面临战火的城市。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望着眼前这条孕育了华夏文明、见证过无数王朝兴衰成败的母亲河,方默心中感慨万千,明代杨慎的《临江仙》脱口而出。
谁能想到,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仅仅数周之后,这片江水就会被大夏同胞的鲜血染红,成为一道绝望的天堑呢?
他深吸了一口湿冷的空气,将话题引向核心
“萌国兄,我听说……唐司令给你下了死命令,要求你收缴控制所有船只,甚至……”
宋荫国脸色凝重,点了点头,压低了声音
“是啊。唐公决心甚坚,为了表示与金陵共存亡之志,更是再三嘱咐我,待船只收缴完毕后……最好寻一僻静处,一把火烧了,彻底断绝守军乃至他本人撤往北岸的念想。
他这是要效仿淮阴侯,背水一战。”
“别烧!”&nbp;方默几乎是脱口而出。
他急啊。
历史上,正是这道看似悲壮、实则愚蠢的命令,彻底断送了城内数十万军民最后的生路。
没有船只,他们无法过江,只能留在城里面对鬼子的屠刀。结果老唐自己偷偷藏着船,过江跑了。
可如今,在所有人眼中,唐司令就是当代史可法,是准备以身殉国的悲情英雄。
就好比在洛水之誓前,谁也想不到司马懿会突然翻脸一样。
此刻他若直接说唐司令会跑,恐怕没人会信,反而会认为他方默动摇军心。
他沉吟片刻,目光灼灼地看向宋荫国,语气异常严肃
“萌国兄,你我兄弟,我问你一句掏心窝子的话——你是信我,还是信唐司令?”
宋荫国先是一愣,随即失笑,用力拍了拍方默的肩膀
“方老弟,你这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