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一个时辰后。
游猎差不多到了尾声。
一众皇子听说父皇遇到了大虫,一个个跑过来嘘寒问暖。
倒是李世民一脸淡然,似乎那大虫没什么大不了的。
打猎打了半日,日头偏西,一缕霞光笼罩在天际,泛起阵阵如潮的火浪,似乎要将天际映红。
李世民也不着急回去,手下人在林外扎了篷帐。
紫檀木打造的曲臂撑起将近六丈的紫锦篷顶。
篷顶四角缀鎏金螭首,垂下杏黄流苏。
两侧角落里的随行宦官正在将烧红的木炭放入夹层的石龛中,以便保持篷帐中温度。
入秋了,有些凉意。
这位皇帝陛下毕竟年纪大了,年轻时候又行出军伍,留下了不少暗伤,如今已经受不得半点寒冷。
李世民坐在绸布包裹的胡椅上,面带微笑的看着一众皇子。
“父皇老当益壮,竟能射杀一头猛虎,当真是吾等榜样。”李泰腆着肚子,一双小眼睛眯成缝。
“父皇已多年不入沙场,箭术依然如此卓绝,我等望尘莫及。”李恪心悦诚服的拱手。
其余等皇子也是纷纷拍马屁,对自家父皇送上谄媚之语。
李世民倒是神色平静,笑眯眯道。
“你们打猎也打完了,正好统计一下今日的猎物数量,得第一名的人,这块玉佩就是他的了。”
他这话一出,篷帐内顿时安静下来。
诸如李祐、李愔、李恽、李贞等对帝位根本毫无希望的人反应倒是平静些,倒是李承乾、李泰、李治,乃至于李恪都有些面色灼热。
还有些皇子倒也是颇为期待,纵然一块玉佩代表不了什么,但是如果能赢得一份父皇的宠爱,那也是不错的。
李世民挥了挥手,旁边的一个官员会意,上前恭敬道。
“回禀陛下,各皇子的猎物数量已经出来了。”
“太子殿下射杀猎物七只,吴王射杀猎物十九只,齐王射杀猎物十只,蜀王猎杀野物八只,越王射杀猎物十二只,蒋王射杀猎物十五只,晋王射杀猎物八只......”
在场的皇子不少,除了已故的皇子,都有十数人。
李易瞥了一眼人群中青葱少年李治。
嘿,谁能想到这位年纪轻轻的少年郎会是下一任皇帝?
李世民静静听着官员的汇报,忽然道。
“魏王呢?怎么没听你报魏王的数量?”
众人一愣,下意识看了一眼李承乾旁边坐着的魏王李泰。
李泰面色淡然,肥硕的肚子被腰带勒出一圈。
察觉到众人的目光,李泰心里不屑。
一帮蠢物,本王可跟你们不一样。
那官员恭敬道。
“回禀陛下,魏王殿下一只也没有杀,一共逮了十三只活的猎物。”
众人面面相觑。
活的?
李承乾脸色一黑。
这老四又开始搞特殊?
李易瞥了一眼李泰。
啧,这位贤王的小心思还真不少。
李世民见状,扫了一眼众皇子和随行的官员,轻咳一声。
“你们觉得,这件玉佩应该赏赐给谁?”
众人一怔,脸色有些怪异。
刚刚这位陛下可是说猎杀野物第一的人拿玉佩。
按理说应该是吴王猎物最多,获得玉佩。
但是现在这位魏王忽然搞了一手特殊,愣是逮了十三只活的。
陛下现在又问他们该赏给谁?
不少官员目光闪烁,开始日常揣摩圣意。
少顷。
一个身材颀长,长相阴鹜的年轻人上前拱手,恭敬道。
“陛下,臣以为应该将玉佩赏赐给魏王殿下。”
李世民淡淡的扫了一眼此人。
“柴驸马,说说你这么认为的理由。”
旁边的李易挑了挑眉。
柴驸马?
这人是柴令武?
听说这家伙是魏王党。
啧,不过喜欢自己作死。
他记得没错,历史上最后的结局是造反,自杀了。
柴令武闻言一振,笑道。
“回禀陛下,魏王殿下此次狩猎,捕获十三只活物而不伤其性命,此举足显仁德宽厚之心肠。”
“反观其余皇子多以杀伐为能事,虽猎获有差,却少此等悲悯情怀。”
“臣以为,魏王殿下以生擒显圣德,其仁慈胜于诸皇子,当受此玉佩之赏,以彰陛下重德之义。”
篷帐内众人面面相觑。
李恪面色平静,瞥了一眼怡然自得的李泰,心里冷哼一声。
虚伪!
李承乾脸色发黑,有些不满的瞪着李泰。
这老四,自家装圣人,还非得踩兄弟们一脚,着实可恨。
众多皇子中除了跟魏王交好的,剩下的人都被李泰这一招给恶心的不轻。
合着,就你是仁义,咱们都是嗜杀之人呗?
李泰感受到众人目光,却是不屑一顾。
这些粗人懂个屁。
只要父皇知道他的仁慈、贤明,得不得这块玉佩又有何妨?
当然,能够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