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二人又走到刘承舟面前。
温成武双手环胸,痞里痞气地说“喂,你平时有没有欺负我妹妹?”
“二弟!”温成文立刻把他拉到身后,朝着刘承舟拱了拱手“玥儿平时承蒙刘公子照顾,成文在这里感激不尽。”
刘承舟哼了声“你们都是在念书?”
“是。”温成文不卑不亢地说,“我和二弟都是明德书院的学生,正准备参加明年的县试呢!”
“哼,谁要参加。我最讨厌念书了!”温成武不知上哪找了根九尾巴草,叼在嘴里。“小爷我只喜欢干架,一拳就能揍翻一头牛!”
“臭小子,莫要失礼!”温老二连忙上前拉他。
刘承舟却打量着他们,一个喜欢念书,一个喜欢打架
刚好,他身边有一文一武两个夫子,自己该学的早就学会了,不如废物利用下,教教那野丫头的兄长。
眼角余光瞥向温璃玥,只见他的小丫头竟然鼓着小脸,又不知在生什么气了。
他也不急,等寿宴结束再慢慢说便是。
“刘少爷,咱们现在要开始拜寿了。请!”温老二点头哈腰地上前。
刘承舟便跟着他们走进堂屋。
“拜寿了拜寿了!”温老大瞧着人群吆喝。
村民们便说说笑笑地走进堂屋。
这是村子里的习俗,若是办大寿,吉时所有子孙后代都会跪下来给寿星公叩头行礼。
有钱人家,所有儿孙都会送上礼品。
普通农户没这条件,便一家家的送东西,为免浪费,都会直接孝敬银子的。
村中普通人家都是孝敬个几十文,有钱的会孝敬一二百文。
一行人呼啦啦地往里走。
温叶看着温成文兄弟的背影,眸子转了转,不行,她得搞和了他们的拜师!
温老三伸着脖子往周围看了看,终于看到温叶母女,连忙跑过来“孩子他娘,终于找到你们了。兰丫和元宝呢?”
正说着,便见温兰和温元走了进来。
“人齐了,快进去。”
温老三说着,便笑呵呵地往里走。
林氏走在后面,脸色却有些难看。
温元才到,不知道刚刚的事儿“娘怎么了?”
林氏沉着脸低声道“温成文倒也罢了。温成武天天吊儿郎当,也不喜欢念书。偏在书院念了十多年”
说着,她回头看着温元,轻摸了摸他的头。
她的儿子自小盼着上学,家里却连给他启蒙都不给。
都感受到她的悲伤,温叶道“咱家现在有钱。明年、不,过几天就把小弟送去念!”
温元舍不得家里的生意,还是点头“嗯嗯,我马上就去念书。”
林氏这才得以安慰“嗯。咱们自己供!”
众人走进堂屋。
只见温婆子一簇红色的新衣坐在上首。
刘承舟和几个年长的亲戚被安排坐在一旁。
温家三房所有子孙,包括温凤娟、她的丈夫和两个儿子,齐齐站在大厅中央,然后跪下开始行拜礼。
温老大笑着说“祝娘福如东海!”
温老二“寿比南山!”
温老三“长命百岁!”
温凤娟“福寿康宁!”
兄妹四人脸上全都洋溢着笑容,齐齐磕头。身后的孙辈和媳妇女婿也磕头。
“好好好!”温婆子红了眼圈,闪着泪花。
想不到,她温老婆子竟然也有这样的一天!这么大的排场,这么多的亲戚全都来给她贺寿。
便是平时瞧不顺眼的老三一窝,这会儿也顺眼了不少,只觉得心里圆圆满满的。
“老妹子,你啊是个有福的!”温婆子身边的一名老妇笑着道,这是温婆子的娘家大嫂。
温婆子笑呵呵的“借你吉言了。都起来吧!”
众人都站了起来。
温老三脸上全是感动,心里被填得满满的。
他要的,就是这些!一家人骨肉香亲,和睦兴旺。便是娘有些偏心,但只要她能多看他几眼,平平安安,大家都好好的。
“你们还不快孝敬你们娘!”温婆子的老嫂子笑着说。
温老大立刻笑着上前“娘,儿子是个没本事的。这是儿子所有积蓄,全都孝敬给娘。”
说着便捧着一个小托盘,上面铺着红布,上面放着10两银子。
“哇,这老温家真是发财了,竟然孝敬10两!”村民们倒抽一口气,羡慕又眼红。
温婆子虽然早知他们的孝敬有多少,这会还是乐开了花“好好好,我就知道你是个有孝心的。”
接着便是温老二,同上奉上红布托盘“娘,儿子就不越过大哥了,也是10两,请娘笑纳。”
“你们全都是孝顺的!”温婆子又笑着收了。
温老三此时慌了,大哥二哥可没说过托盘红布这些东西。想了想,便拉了拉温老大“大哥,把你的托盘借我。”
温老大瞪他一眼,压低声音“没长眼的东西,这点事儿都没准备妥当。拿好了。”
说着,便把铺着红布的小托盘给了他。
温老三松了口气,接着又慌了,他只知道要孝敬,却不知场合这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