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璃玥被小秋扶起来,狼狈地离开了。
拥堵的人群渐渐散去,那辆被困着的朴素马车终于能动了。
赶马的小厮回头“公子在看什么?”
那少年放下帘子,轻笑道“没什么。这清水镇,挺有意思的。”
“公子喜欢就好。”
马车渐渐远去,不久便消失在人群。
温叶浑身湿透,不远处正好有间成衣铺子。
温叶进去买了套衣服换上,便出来了。
林氏道“你这样还要不要去县里?”
“去呀!衣服都换了,头发不碍事。坐着驴车,风一吹就干了。”
林氏点了点头,母女二人继续出发。
半个时辰后,来到得财酒楼。
等秤完魔芋豆腐,温叶真诚地送上五仁月饼一封。
汪掌柜笑着接过“哎呦,早就听闻过大合镇百味饼家的大名,这回总算能尝尝味儿了。”
温叶笑眯眯的。
汪掌柜又拿出两盒点心来“这是咱们酒楼给小叶姑娘的中秋礼。”
“谢谢掌柜。”
道完谢,温叶母女便离开了。
接着去了姚县令家。她却没进去,而是跟守门的小厮说,明天要来交绣品,让小厮跟里面禀报一声,瞧明天得不得闲。
小厮进去后,一刻钟就出来了,笑道“赵嬷嬷说夫人明天午时前得空,温姑娘尽管来。”
“谢谢小哥。”
母女俩离开。
回到大合镇,温叶头发已经全干了。
林氏让她赶着驴子,她给温叶重新把头发挽好。
二人又去了秋月绣铺,送了月饼,还问明天要不要一起去交绣品,柳掌柜欣然同意。
回到家,已经未时过半(下午2点)。
温兰和温玉儿的绣品已经好了。
温叶看过后很是满意。
月饼全都堆在桌子上,足足有12盒之多。
晚上温元回来,温叶便笑道“要不要吃月饼?”
温元和温兰立刻笑了“吃!”
“喜欢啥口味?”
“五仁的!”这个最贵!
温叶便拿着个小刀,开始切月饼。一个月饼分成五份。
温元急不及待地拿起一块开吃,双眼亮晶晶的“第一次吃五仁,好吃!”
温兰说“以前有一年小姑给家里送过五仁。咱们只闻过味儿。”
温叶讨厌五仁月饼,她喜欢榴莲流心月饼,可惜这个时代没有。
她勉为其难地拿起一小块,嫌弃地咬了一小口,嗯?
竟然不难吃!不像前世她尝过的。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老手艺吗?
虽然不难吃,但她也不觉得多好吃,勉为其难地又咬了一口,剩下一点全塞到温元嘴里。
“唔”温元被塞了满嘴香“好吃好吃!”
温叶嘴角微抽,被人塞了一嘴五仁,还这么开心!
林氏和温兰瞧着,都笑了。
林氏也吃了起来,只觉得香喷喷的。
她不由扭头,只见温老三在院子里劈着柴。
他们母子四人乐成一团,就他好像被孤立了一样,独自在那干活。
林氏心里堵得难受,朝着他喊了一句“当家的,过来吃月饼。”
温老三好像听不到一样,把柴劈得更大声了。
温叶撇撇嘴,渣爹你就忍忍忍!继续忍!继续憋!瞧你能憋到啥时候!
温兰和温元却被扫了兴致。
林氏见此,眼圈不由红了。
温叶转了个话题“娘,明天我和姐姐都要去交绣品,到时给县令夫人送上一封。娘明天给舅家和小姨家送。”
温元道“明天我休沐,一直休到中秋结束!我跟娘一块儿去。”
“好。顺道你里正爷爷、玉儿家、你福爷爷家,都送完吧!”
几人懒得理会院子里的温老三,各忙各的。
隔天一早,温叶、温兰、温玉儿和柳掌柜一起前往县令家。
县令夫人的院子里——
县令夫人端坐在上,刘夫人竟然也在。
姚子盈听得她来,便也笑眯眯跟着来瞧热闹。
温叶几人见了礼,便奉上那幅绣品。
绣品展开,县令夫人等一阵惊艳,夸道“绣出来竟比画出来更好看。”
刘夫人道“大多时候,画的花样好看,但绣出来会略有呆板,可这幅却是绣品比画更美。想不到你们几个小姑娘绣活这般好。”
温兰和温玉儿对视一眼。
温兰大着胆子道“回、回夫人并非我们绣活好。而是叶丫聪明。她画的时候,就想好如何绣,哪些该如何着墨,如何下针,她都懂。咱们绣的时候,她也在一旁指导。”
姚子盈道“哈哈,我明白了。就是这画是为做绣品而生的,所以绣出来效果更好。”
温兰微微一笑“正是。”
县令夫人对绣品很满意,望向柳掌柜“回头你就把这绣品嵌到屏风上。多少天能做好?”
“回夫人,明天就好。”
“那你明日把屏风送来。”说着,望向刘夫人“你现在可放心把活儿交给她们了吧?”
县令夫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