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老三远远就看到铁柱了。
但他想着马上要干的事,一阵心虚,直到走到温叶身边也不敢多问。
温叶倒是背着手,笑嘻嘻地唤了他一声“爹,去哪呀?不是上山砍柴吗?怎么一根柴都没有?拿出去卖了?挺快的呀!”
温老三吓了一跳,不知为何,总觉得她甜甜的笑容让人毛毛的,结巴道“山上没啥柴就到你奶家坐了坐你娘呢?”
“哦,到桂花婶家唠嗑去了。”
温老三松了口气,又见温叶突然一蹦一蹦地进了栅栏,来温兰和温玉儿身边,继续做刺绣。
温老三见她们没有过多留意自己,又松了口气。
想了想,便快步走进房间,“砰”地一声关上了门,接着是窗,全都紧紧关上。
这种事还是别拖了速战速决好!
幸好除了钱之外,家里别的东西放在哪里他是知道的。
他在柜子下的抽屉翻了翻,终于翻出了温兰的庚帖,还有家里的户籍文书。
他吸了口气,一把塞到怀里,便急匆匆地出了门。
温老三捂着胸口,逃也似的从温叶三人身后跑过。
温叶继续下针,头也不回,唇角勾起一抹兴奋。
好戏要开始了!
温老三一口气就跑到了老宅,直接把庚帖塞到温凤娟手里
“你拿去官府,先过了定亲文书,这事就成了。快去!”
他做贼心虚,只想这事快些结束。
温凤娟就知道他绝不会让自己失望,笑道“行行,我们现在就去镇上请个媒婆,一起到衙门写文书。”
“我也要去?”
“这不废话!随便一个人拿着姑娘家的庚帖就能定亲,岂不乱套?老光棍啥都不用愁,天天琢磨着偷庚帖就行了呗?”
温老三被说得直挠头“嘿嘿,瞧我都糊涂了。那就快点吧!”
于是,温老三便跟温凤娟一起出了门。
到了镇上先请了个媒婆,直接拉到县里。
来到衙门已经酉时一刻(17点15分),都快关门了,幸好他们来得快,赶不了最后一趟。
衙门的官媒看着两份庚帖,还有两家的户籍文书。
官媒高声道“何家村何智,清水村温兰定亲?”
接着又念了二人的生辰八字让双方确认。
温老三忙不迭地点头“对对。”
官媒见双方资料都没问题,便写了定亲文书,并在上面盖了章,又让双方按了指印道
“文书已经生效。但只有两份,双方各一份,好好保管。”
温凤娟拿着定亲文书,欢喜地看了又看。
出了衙门,温凤娟道“三哥,这事先不要让三嫂他们知道。等翻过年,我再上门提亲,好给三嫂一个惊喜。我算了算,明年二月初一是个好日子,婚期就定在那天。”
要不是他们夫妻今年流年不利,家里不能办喜事,她恨不得明天就把温兰娶进门。
温老三到现在还有些恍惚,可看着温凤娟的笑容,不由也乐呵了起来。两家结了亲,他跟小妹就更亲厚了!
而且兰丫嫁过去后,也会帮着小妹说话,林氏和叶丫他们心里便是再不满,也会顾及兰丫,跟小妹冰释前嫌。
跟小妹都好了,自然也能带动老宅的关系,一来二去的,不就全家都和睦香亲了吗?
傍晚,林氏和桂花婶在做魔芋豆腐。
温兰和玉儿在做刺绣。
温叶搬了个小板凳坐在林氏身后,林氏一边削皮一边说“这么晚了,你爹呢?”
“不晓得呀!下午时突然回来了一趟,回房后又跑了出去,瞧着是去了老宅。”
林氏心里不知啥滋味。
因为生了他可能找姘头”的想法,他去老宅倒成了微不足道的事。
想着林氏便自嘲地笑了笑,果然痛苦都是比较出来的。
直到今天的魔芋全都磨完,桂花婶和玉儿回家吃饭了,温老三才回来。
他提着一只烧鸡,这是问温凤娟借了100文买的。
“呀,爹竟然买了烧鸡回来?这是有啥好事发生,竟然买这个。”温叶笑眯眯地看着他。
温老三一阵心虚,瞒了这么大一件事,他心里实在愧疚,便想买只烧鸡回来补偿他们。
“胡、胡说啥我突然想起上次元宝说味道不好,就想再买一只好吃回来大家吃。”
林氏听着他关心他们,原本郁闷的心情总算散开,看来是自己多想了。
林氏小心翼翼地道“中午不是说明天去买布吗?明天你还去不去?”
“去去,当然去。”温老三立刻殷勤起来。
他还得攒钱还香香,今天又借了凤娟100文,也是要还的。这么好的机会他自然不能放过。
因着这事,林氏心情好了一整晚。
隔天一早,全家一起出门。
驴车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林氏心疼驴子,便道“元宝你和兰丫叶丫坐福叔牛车吧!”
温老三一点也不想靠近林氏,急道“我和元宝坐牛车吧,我牛高马大的,驴子拉不动。”
林氏又有点心凉,他的疏远她还是能感觉得出的。
林氏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