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经济规律(1 / 2)

子婴娓娓而谈。

“当人们丰衣足食时,便会想到发展自身,发展,不外乎拥有钱财,而钱财的需求只能通过商业来实现,也就是人的这种需求无限放大时,商业就会发展起来,如朝廷过多干预,必定会抑制商业发展,从而导致人们需求被遏制,直接制约我大秦的发展。”

“到那时即使民不挨饿了也无法富足,国就谈不上强盛。”

“总的来说如民丰衣足食了,就不应该再抑商,减免市税在所难免,这就是经济规律,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子婴一口气说了那么多,还真有些累,但没有办法,为了助老爹一把,他拼了,至于老登等人能不能听懂,他并不在乎。

他们又不是秦始皇和朝臣,听不懂也就罢了。

可子婴想错了,嬴政等人虽不明白一些字眼的意思,却是大体听懂了,一时间纷纷陷入沉思。

七国争霸时期商业鼎盛,尤其以齐国最为富庶,也致使齐国都城临淄夜夜笙歌,万人空巷,人流络绎不绝,可谓兴盛。

这都是商业的功劳,而大秦自抑商以来,粮食的确有所增加,却比不上齐国富庶,究其原因还是商业不济。

而商业不济是为了什么呢?先前他们心中不太明朗,但经子婴这么一说,仿似一条通明的路在眼前摇晃,让他们恍然。

“李,李兄,你觉得如何?”嬴政眉头蹙紧,问李斯。

李斯没有立刻开口,定睛看了子婴一眼,问:“少年郎,如减免市税,国库必定收入锐减,即使民富了,国却不富,谈何强盛?”

子婴道:“谁说减免市税国库收入必锐减?当商业繁荣起来之后,商业行为将会增多,甚至呈几何增加,减免市税那点损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和薄利多销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此刻,气氛是沉闷的,没有人再说话,大家慢慢地踱步,却是个个皱着眉头,似乎陷入深思的牢笼里,久久无法爬出来。

“走,回去。”

终于,嬴政打破沉寂,立刻扭头往回走,没有上马车,没有理会尚新的叮咛,背着手独自走了,即使路有些泥泞,也阻挡不了他的脚步。

其他人见皇帝都走了,也跟着亦步亦趋地走着。

子婴看之直感他们有毛病,人还未到庄园就要回去,这是玩吗?那老登也是的,一个地主玩什么深沉,就好像他是皇帝一般。

“走吧走吧,都走,我也落得个清静。”子婴扭头,不在理会他们,自个回庄园去了。

不过,当他踏入庄园的那瞬间,笑了,眼眸不自禁地望向烧制玻璃的熔炉,眼中多了几分邪魅。

以老登和宫中人的关系,他必定会将今日的话题和宫中人说,宫中人自会和秦始皇说,如果秦始皇接纳了,恐怕取缔抑商将不远了。

只要朝廷取缔抑商,那他的荣光时刻就来了。

他脑中存在着千百个发财的项目,只要时机一到,就是他爆发的时候。

当然,这样做也有他的苦衷,两年后他不知能否让秦始皇改变对老爹的态度,如不能改变,老爹必然会被派去北方,那将会是悲剧的开始。

他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悲剧发生,如果事情真的发展到那天,他不会坐视不理,他不但要拯救老爹,也要拯救这个天下。

四年之后秦始皇会死,胡亥会继位,到时赵高会架空胡亥,天下将大乱,起义四起。

在大乱之际,如果不能拥有自己的势力,无疑死路一条。

虽然七年后他会成为皇帝,不,是秦王,但只是在位四十六天便投降了刘邦,还被项羽那厮给杀了。

呜呼哀哉!他不想看到这样的命运,他要反抗。

所以,在还有时间之际,他必须要做些什么,甚至......最极端的想法,为造反做准备,而不是做那穷途末路的秦王。

而造反需要钱财,他必须要在短时间内积累足够多的本钱。

商,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阿刁,你去招揽一些可靠的铁匠来,咱们要开始大肆地造镜子,偷偷地赚大钱了。”

子婴第一时间找到阿刁,吩咐这个任务,阿刁绝对忠诚于子婴,二话不说便走了。

没有闲着。

如果大量地生产玻璃,燃料是关键,再用鼓风机和木炭就显得浪费了,而且效率也不高,必须要寻到煤炭。

如果前世没有记错的话,咸阳是有煤矿的,主要分布在陕西北黄拢,也就是彬县、长武等县区一带。

明代的时候就有人开采过,但此刻不是明代,而是秦代,还无人开采煤矿。

于是,他叫来管家,说明煤矿的特征和大概位置,便让他派人去寻找煤矿。

“寻找煤矿和生产煤需要时间,也需要大量资金。”

老爹虽身为长公子,却没有多少俸禄,仅靠他那点积蓄什么也做不到,那只有自己想办法了。

“先造纸吧!”

大秦用来写字的不是竹简就是兽皮,携带不方便又昂贵,一般人用不起,如果造出纸,那可是划时代的产物,必定很畅销,甚至改变大秦读书人的格局。

纸的造价一点都不贵,还很容易携带,比竹简

最新小说: 穿成残次品?全星际大佬嗜我成瘾 高考失利,众筹修仙学院 嘉靖感而有孕之后 极道渊祖 穿到四零,我靠超市空间养全家 穿成稀有向导,误入哨兵修罗场 绿腰 雄多雌少,我靠木系异能风生水起 劣性博弈 民国:烽火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