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学院昔日的风云人物——陈宴辞。
他一身深色定制西装,未系领带,白色衬衫领口随意松开一粒纽扣,严谨中透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松弛。
多年未见,那份温润如玉的气质似乎沉淀得愈发内敛深邃。
坐在那群久经沙场、气场凌厉的合伙人中间,像一株修竹,气质卓然,丝毫不显突兀,反而有种奇异的和谐。
方允眼底掠过一丝讶异。
陈宴辞比她高两届,学霸光环笼罩了整个法学院,温文尔雅,待人接物无可挑剔,是无数师妹心中的白月光。
家世优渥,背景深厚。毕业后便直飞伦敦,跻身顶级魔术圈律所,履历漂亮得耀眼。
方允没想到会在这里,在这种场合下见到他。
心念电转间,唯余一个清晰认知强敌环伺,又添一人。
在方允微怔的瞬间,陈宴辞已经抬眸望来。
镜片后的眼眸里掠过温和笑意,没有丝毫意外,仿佛早已知道她会来。
他微微颔首,率先开口,声音清朗温润如旧“好久不见,方允学妹。”
语气熟稔而恰到好处,不失分寸。
“陈学长,好久不见。”方允礼貌回应,“真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你。”
秦总锐利目光在两人之间短暂地扫过,显然对他们的相识并不意外。
她沉声开口,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拉回正题
“人都到齐了。方律师,坐。”
方允神色平静,对众人微微颔首后,坐在了长桌末端预留的位置上。
这个位置,通常属于列席会议、汇报工作的核心律师,而非决策者。
秦岚目光转向陈宴辞,语气正式
“谈‘新丝路’紧急状况前,先宣布一项任命陈宴辞律师,刚从伦敦司力达归国,即日起加入我所成为合伙人,主管跨境争议解决及复杂国际项目风控。他的顶级国际所经验,将极大增强我们处理跨国争端的能力。”
陈宴辞再次颔首致意,笑容温煦
“很荣幸加入,期待与各位共事。”
目光掠过方允时,那笑意深了一分。
秦总没有过多寒暄,立刻将话题拉回风暴中心
“‘新丝路’项目的最新情况,相信大家都已了解清楚了。东道国环保部门凌晨发来的补充环评要求,措辞强硬,标准提升幅度超出预期,涉及关键路段,工期至少延误六个月,潜在罚款金额初步估算在这个数。”
她手指在桌面上敲出一个令人心惊的数字。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沉的议论声。
“简直是狮子大开口!这分明是借环保之名行刁难之实!”负责能源基建板块的王永林皱眉道。
“工期延误六个月?后续融资成本、承包商索赔、*治风险叠加起来,损失不可估量!”专攻金融法的李和谦补充,语气沉重。
“对面最近形势不稳,这会不会是他们内部斗争,拿我们的项目开刀?”负责国际关系的刘宵远提出疑虑。
议论声中,方允清晰地感受到一道温和专注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是陈宴辞。
他没有参与议论,只是安静地听着,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带着审视和思考,不时在面前的空白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秦岚抬手压下议论,目光如炬,直接锁定方允
“外部压力既定,我们的职责是寻求法律框架内最优解。方律师全程跟进项目,对东道国法律及项目细节最熟。谈谈你的初步法律评估和应对思路。”
瞬间,所有目光再次聚焦于方允身上。
那些目光中的分量,远比对项目本身的忧虑更复杂。
在座皆是人精,对方允“京中方家女儿”的背景心照不宣。
这个姓氏在权力圈的分量,不言而喻。
正因如此,当初将这个项目的主要法律工作交给她,本身就引发过内部不小的争议。
质疑的声音并非针对她的专业能力,而是根深蒂固的偏见
如此年轻,又是女性,能否扛住跨国巨型项目、尤其是与东道国*府博弈的重压?
会不会太过“学院派”,缺乏处理复杂政治经济纠纷的狠辣与经验?
而她的闪婚,更是给这个谜团增添了新的注脚。
对象神秘,婚礼低调。
在座的都是消息灵通之人,却都打听不到具体是谁。
结合她的家世,大家心照不宣地猜测必然是门当户对,甚至更胜一筹的联姻。
这层身份,无形中放大了审视。
表面的客气下,是未被消除的不信任,甚至带着一丝“且看这位方大小姐有何高见”的考校意味。
陈宴辞放下笔,身体微倾,饶有兴味地看向她,眼神是纯粹的专业探究与鼓励。
方允知道这些目光背后的潜台词。
她脊背挺得更直,脸上没有任何被冒犯或怯懦的神色,只有一片沉静的专注。
打开面前文件夹,声音清晰平稳,语速适中,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
“秦总、各位合伙人、陈律师。针对新要求,我的初步评估与策略如下,分三点阐述……”
她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