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将军府前院。剩下的九十八名崔氏子弟,被悉数召集于此。他们一个个神情忐忑,以为又要被拉去干什么苦力。赵锋站在台阶上,身后是李伯智和赵富贵。他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本太守奉朝廷之命,总领九江郡军政。然郡中十三县,多有政务废弛,吏治不修者。”“尔等皆是广陵崔氏的才俊,饱读诗书,正该为国效力。”“今日,我便委任尔等,分赴十三县。”“出任县令、县丞、主簿、县尉等职,以整顿吏治,造福一方!”话音落下,院内一片死寂。九十八个崔氏子弟,全都傻了。他们瞪大了眼睛,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不干活了?当官?让我们去当官?短暂的寂静后,人群瞬间炸开了锅!“我……我没听错吧?太守大人要委任我们为官?”“县令!县丞!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啊!”“我勒个去!真得假的?”“......”随着李伯智宣读。一番任命下来。除了崔泰外。这九十八人。竟然每个人,都有官职!一个前几日还在泥地里抱怨的年轻人,此刻激动得满脸通红。他一把抓住旁边人的胳膊,语无伦次地喊道:“我要当县令了!我要当县令了!”狂喜,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他们之前的颓丧和怨气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无与伦比的亢奋和得意。在他们看来,这必然是广陵的本家发力了!那反贼赵锋。终究是扛不住崔氏的压力。不得不低头,用官职来换取和解!想通了这一层,他们的腰杆瞬间挺得笔直。看向赵锋的眼神。也少了几分畏惧,多了几分理所当然的傲慢。但这些人也学聪明了。没有继续嘲讽。怕被抽!而是一同开口道:“多谢太守大人提携!我等必不负所托,定要施展胸中抱负!”众人齐齐躬身行礼。声音洪亮,意气风发。赵锋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加油!你们都是人中翘楚!”“文书、官印、车马,皆已备好。即刻启程吧,不得有误。”“遵命!”九十八人欢天喜地,领了各自的委任状。像一群得了赏赐的猴子。迫不及待地准备离开这个让他们受尽屈辱的地方。临走前。有人看到了不远处。正蹲在田埂边。和几个老农一起研究着古怪木犁的崔泰。“呵,那不是崔泰吗?还在摆弄他那些泥腿子的玩意儿。”一个即将赴任县丞的子弟,语气里充满了鄙夷和怜悯。“没办法,谁让他只是个旁支呢?本家施压,赵锋也得给面子,放了我们这些嫡系。至于他嘛,估计就是留下来,给赵锋当个台阶下,做做样子罢了。”“真是可怜,我等即将成为一方父母官,他却只能在此与农夫为伍。废物终究是废物,到哪都一样!”“走了走了,莫要与这等人多言,平白脏了本官的身份!”“是极!是极!这些杂活,有的是人做!但治世经学,却只有我等才会!”“......”一群人簇拥着,高谈阔论地离去。言语间,仿佛他们已经是治理一县的能臣。而崔泰,则是被抛弃的蝼蚁。崔泰听到了那些议论,但他连头都未曾抬一下。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眼前这架刚刚改良好的曲辕犁上。崔泰用手抚摸着犁辕上光滑的曲线,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力量。对他而言,这些人的嘲讽。就像是夏日的蝉鸣,聒噪,却无足轻重。他的世界,早已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官职和名声。而是这片广袤的土地,是如何能长出更多的粮食。是那条奔腾的江河,是如何能灌溉更多的田地。历阳的曲辕犁和水车已经开始推广。接下来。他要去全椒,要去韬光。三县之地的农事民生,都压在他的肩上。这担子,比任何一个县令的官印,都重得多。也让他,踏实得多。……送走了那九十八个“米虫”。太守府的书房里,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赵锋、李伯智、张豹、李虎、赵富贵。核心的几人,齐聚一堂。“人都走了。”赵锋的声音很平静。李伯智嘿嘿一笑:“主公此计,如驱群狼入羊圈,不,是驱群羊入羊圈!十三县,有好戏看了。”赵锋摆了摆手,示意不说这个。他走到沙盘前,目光锐利如刀,直指全椒县。“陈广来了。”“三万大军,号称讨伐我这个‘朝廷走狗’。”赵富贵一听,眼睛就红了,猛地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