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锋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眼神重新恢复了深邃与平静。相信钱冲?别闹了!这当然是用来收买人心的说辞。在那样的绝境之下。他赵锋谁都不会相信,除了他自己!之所以敢跟着六子进城。真正的依仗,是他那已经提升到3级的天赋——【感官追猎】与【鹰眼】!这两个天赋叠加。已经让他拥有了一种近乎“履霜知冰”的直觉!一个人的心跳、呼吸、眼神的细微变化、肌肉的瞬间绷紧……所有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无所遁形。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六子说出情报时,身上没有丝毫的杀意与欺骗。有的,只是赴死般的决绝与坦然!孩子改好了,但晚了!不过这也是赵锋敢赌上一切的底气!若是当时,他的感觉有任何一丝不对劲。赵锋便会毫不犹豫地抽出背后的镇四方神弓。一箭射杀六子。然后立刻率领亲卫撤离!这,才是一个主公的自我修养!那就是永远不要将自己的性命,寄托在别人的忠诚之上。......“主公。”钱冲走后不久。赵大牛抱着一大摞沉甸甸的竹简和羊皮卷,从门外走了进来。“两郡各地的加急信件,都已经送到了。”赵锋点了点头。收回思绪。重新坐回了主位,开始翻看起来!送来的书信。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摞。一摞,是公文。以竹简为主,用麻绳捆扎得整整齐齐。上面烙印着各地城防官印,透着一股肃杀与严谨。另一摞,是私信。多为布帛或羊皮卷,封口处用火漆封缄,显得更为私密。赵锋的目光,首先落在了那摞公文之上。他随手拿起最上面的一卷,解开绳索,缓缓展开。竹简上,是熟悉的,带着隶书风骨的字迹。【全椒令,王魁,叩禀主公:城内秩序已稳,冬季流民安置妥当……】【韬光城守......叩禀主公:新政推行顺利,民心归附……】【浚遒令......叩禀主公:……】一封封,一卷卷。来自九江郡下辖的:全椒、韬光、浚遒、成德、橐皋、阴陵、当涂、钟离、合肥、东城、博乡、曲阳、建阳、阜陵……十四座城池的主官。都送来了详尽的汇报!赵锋看得极为仔细。时而点头。时而用朱笔在旁边的空白羊皮上记下要点。他的脸上,渐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错。这些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基层官员。虽然大多出身草莽,识字不多。但胜在执行力强,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加上辅佐一名寒门士子。赵锋的政令。他们会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清丈田亩,打击豪强,安置流民,恢复生产……每一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整个九江郡,就像一台刚刚启动。虽然略显笨拙,却充满了勃勃生机的机器。现在运转的很慢,却会越来越快!而在这些汇报之中。有一个名字,出现的频率高得惊人。“崔泰此人,不辞辛劳,亲至田间地头,指导水渠挖掘,实乃我辈楷模!”——当涂令。“若无崔先生带来的曲辕犁图纸,并亲手教导匠人打造,今年秋收,恐减三成!主公得此良才,实乃天佑!”——合肥令。“广陵崔氏,果然名不虚传,是有好人的!崔泰先生不仅精通水利农桑,更兼品性高洁,吾等自愧不如……”——钟离令。崔泰。这个当初主动请缨要归顺自己。从一百名崔氏子弟中,脱颖而出的支脉庶子。如今,正在用他的实际行动,回报着赵锋的知遇之恩。他不知疲倦的带着赵锋的命令,带着那些利国利民的技术。奔走于九江郡的各个角落!将赵锋的意志。化为了一条条水渠,一张张犁铧,一粒粒播撒进田里的种子。“是个人才。”赵锋在羊皮上,重重地写下了“崔泰”二字,并在后面画了一个圈。这样的人,等两郡局势彻底稳定下来,必须委以重任。想到崔泰,赵锋便顺理成章地想起了。当初和他一同来到九江的那九十八名崔氏子弟!按照他当初的安排,这些人应该被分散到了九江郡的各个城池。让他们与当地的官绅狗咬狗!可为何这些公文之中,只字未提?赵锋抬起头,看向一旁侍立的赵大牛,随口问道:“大牛,我记得当初随崔泰一同来的,还有九十八人,怎么没看到他们的消息?”赵大牛那魁梧的身躯,闻言猛地一颤!他脸上的憨厚之色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惊慌与为难的复杂表情。他下意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