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在上,伯智叩禀。】【主公所托之【历阳军校】与【历阳学堂】,已初具规模。军校第一期学员三百人,皆为军中表现优异、年轻的伍长、什长。学堂第一期蒙童五百人,多为阵亡将士遗孤及流民之子。】【如今,学员、蒙童皆已入学,由伯智与城中几位信得过的老秀才,教授其识文断字。然,伯智才疏学浅,深感力不从心。所用教材,不过是《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读物,于军校学员而言,略显浅薄。于学堂蒙童而言,又失之系统。长此以往,恐难堪大用。】【敢问主公,是否有良策,以解此困局?】看完信。赵锋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莫名的笑意。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李伯智的困惑,正是他接下来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他提起朱笔,在一旁的羊皮纸上写道:【伯智勿忧,教材之事,我已有万全之策。待我归来,你我再行商议。届时,你将见证一个前所未有之教育盛世的开端。】写完,他放下笔。目光落在了那封来自夏侯昱的信上。刚刚还带着笑意的眼神,瞬间变得幽深。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展开了那封信。信上的内容,言简意赅,却条理分明。【历阳内政平稳,粮草调度无误。】【已查出三名大乾王朝安插于城内的细作,皆已按律处置。】【新招募之三千新兵,已完成初步训练,可堪一战。】【……】一桩桩,一件件,处理得滴水不漏。甚至比赵锋自己预想的还要周全。夏侯昱的能力,毋庸置疑。他就像一把最锋利的刀。总能精准地刺在最要害的地方,为赵锋解决掉所有后顾之忧。赵锋欣赏他的才华,也倚重他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能容忍这把刀。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擅自出鞘。赵锋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赵大牛跪地颤抖的模样。他知道,赵大牛、张豹、李虎他们。对自己忠心耿耿,绝无二心。他们听从夏侯昱的命令,去处理掉那些崔氏子弟。甚至合谋瞒着自己,出发点也是为了自己好。在他们看来,这是在为主公分忧。是为主公做一些不方便亲自下令的“脏活”。但人啊。是何其复杂的生灵。忠诚,很多时候并非只有一种表现形式。赵锋心中轻轻一叹。他第一次当主公,很多事情都在摸索。而赵大牛他们,也是第一次当将军,当人臣。他们还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君臣之道。不懂得,有些事。哪怕主公心知肚明,也必须由主公亲自下令。不懂得,对君主最大的忠诚。不是替他做决定,而是毫无保留的坦诚,与不折不扣的执行!示君以忠!才是最重要的!这一次,可以原谅。但,也只有这一次!赵锋回去后,也必须敲打夏侯昱,让他明白。谁才是唯一的主人!也必须让赵大牛他们明白。他们的忠诚,应该毫无保留地,只对着自己一个人!权力,不容分享。哪怕一丝一毫,也不行!“看来,回去之后,有的忙了。”赵锋喃喃自语,将夏侯昱的信压在了最底下。他的心中,已经有了决断。他不会因为这件事就疏远甚至除掉夏侯昱。这个毒士,他还有大用。但一场严肃的,关于“规矩”的谈话,必不可少。做完这一切。正堂内的气氛,似乎都轻松了几分。赵锋的目光,落在了最后一封信上。那是一封用淡粉色丝绢写成的信。边角还绣着一朵小小的,含苞待放的兰花。甚至不用看落款。赵锋都知道这封信来自谁。陈卿舒。他那张因为思虑军国大事而始终紧绷的脸。在看到这封信的瞬间,便如冰雪消融。一股发自内心的柔和与温暖。从他的眼底深处,一点点地漫溢出来。他拿起信,甚至能闻到丝绢上。那股熟悉的,淡淡的馨香。“快生了吧?”“等回到历阳,应该来得及!”赵锋喃喃自语。随后迫不及待地展开信。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却不似寻常女子的温婉,反而带着一丝英气的洒脱。【夫君赵锋,亲启。】【你在外征战,不知是否安好?饭有无按时吃?夜里冷不冷,被子够不够厚?有没有受伤?】一连串的问候,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像一股暖流,瞬间淌过了赵锋的心田。【我与几位妹妹在府中一切安好,你不必挂念。】【还有,最近送来的那几箱子肥皂和琉璃镜,我很喜欢。尤其是那镜子,比铜镜清晰多了,就是……就是把一些瑕疵也照得一清二楚,讨厌死了!】【对了,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