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在历阳休整三日,便即刻启程,前往衡山郡。”崔泰继续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干劲,“我有信心,在春耕开始之前,让衡山郡的百姓们,也都能用上这便利的曲辕犁与水车!”说到水车。崔泰像是想起了什么。整个人都变得滔滔不绝起来。脸上带着一种技术狂人特有的狂热。“主公,我在推广水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寻常水车,需人力踩踏,虽然高效,但终究耗费人力。我就在想,既然牛马可以耕地,为何不能用来转动水车呢?我斗胆,尝试着改造了水车的结构,以齿轮相合,或可引畜力、甚至是水力来驱动翻车,如此一来,便可将人力彻底解放出来!”“还有!有些地方地势陡峭,河谷深陷,寻常水车难以将水提升到高处的旱地。我便设想,是否可以制作一种更高的筒车,一节一节,如龙骨一般,将低处之水,送往高山之上……”崔泰说得眉飞色舞。赵锋却是听得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水转翻车!牛转翻车!高转筒车!这……这不正是前世历史上。要到元明时期,才逐渐成熟和普及的灌溉利器吗?崔泰!这个崔泰,竟然凭借自己的摸索和实践。触碰到了这些农业技术的天花板!人才!这他娘的是个天才!赵锋心中狂喜,他愈发觉得。自己当初力排众议,将崔泰提拔为农司丞。是他做得最正确的决定之一!“你的想法很好!非常好!”赵锋压下心中的激动,看着崔泰,目光灼灼,“崔泰,你给了我一个天大的惊喜!”得到主公的肯定,崔泰比打了胜仗还高兴。两人又聊了许久关于农业技术的细节。赵锋不时抛出一些后世的理念,更是让崔泰茅塞顿开,视赵锋为神人。眼看气氛正好,赵锋话锋一转,笑着问道:“崔泰啊,你今年也不小了吧?整日奔波于田间地头,可曾考虑过自己的终身大事?”“呃……”刚刚还对答如流的崔泰。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瞬间闹了个大红脸,支支吾吾起来。“主公……这个……臣……”“哈哈,看你这模样,是有心上人了?”赵锋揶揄道。崔泰的脸更红了,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扭捏了半天,才像蚊子哼哼似的说道:“是……是有一位农家女子,名叫燕子……我们……我们……”“情投意合?”赵锋替他说了出来。崔泰重重地点了点头,随即又一脸正色道:“不过,主公大业未成,天下百姓尚在水火之中。臣想……等臣忙完主公交代的大业,让天下的百姓都能用上曲辕犁和水车,吃上饱饭之后,再……再考虑成家之事!”他说的慷慨激昂,一脸为国为民的崇高。赵锋听完,却是摇了摇头。“不行!”他断然拒绝道。崔泰一愣:“主公?”“那我问你。”赵锋看着他,神色严肃起来,“衡山郡有多大?有多少县?多少村?多少户农家?光靠你一个人,就算把你劈成八瓣,累死在田里,猴年马月才能让所有人都用上新农具?”“这……”崔泰被问住了。“你这是一个人的想法!”赵锋毫不客气地批评道:“想要做成大事,得学会用人,得学会集体的力量!你一个人是天才,但一百个普通人,只要方法得当,效率就能超过一百个你!”一番话。如当头棒喝,让崔泰瞬间呆立当场。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一个人跑遍九江郡,花了半年多时间。可如果有一百个像我一样懂得技术的人。同时分赴各地,那效率……崔泰猛地一拍自己的脑袋,懊恼道:“主公说的是!是臣糊涂了!臣……臣竟然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忘了!”“呵呵,这不怪你。”赵锋见状,哈哈一笑,语气也缓和下来,“说起来,也是我糊涂了。看你一个人忙活了大半年,我才想起来,为什么不让你多教一些人出来。”他站起身,在堂中踱了两步,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了一百个会造曲辕犁和水车的工匠,你们再前往衡山郡,效率,就将提升一百倍!如此,何愁春耕之前,大事不成?”赵锋停下脚步,转身喝道:“来人!去把李伯智先生请来!”很快,李伯智便匆匆赶到。“主公。”“伯智。”赵锋直接下令,“你即刻去军中,不!是去历阳大学,给我挑选一百名出身农家、为人机灵、又肯吃苦耐劳的学生出来。”“告诉他们,此事关乎我军未来粮草大计,是天大的功劳!”“凡入选者,月钱翻两倍!另有重赏补贴!让他们跟着崔泰先生,学习营造之术!”“等他们学会之后,便由崔泰带领,即刻开赴衡山郡!”“我只有一个要求,春耕之前,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