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海曲县的黎明,是被一股浓重的血腥味唤醒的。两颗悬挂在县衙旗杆上的人头。经过一夜的风干,面目狰狞,死不瞑目。榜文前,围观的百姓指指点点。脸上再无恐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扬眉吐气的痛快。赵锋的雷霆手段,如同最凛冽的海风,吹遍了码头上的每一个角落。即将开赴东瀛的四万大军和五千工匠,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他们看着那两颗曾经高高在上的头颅,再看看那些对大王感恩戴德的百姓。心中最后一丝侥幸和杂念,都被碾得粉碎。这位未来的君主,对待百姓如春风般和煦。对待敌人和蛀虫,则比寒冬还要酷烈!这种极致的反差,让他们噤若寒蝉。敬畏之心,深入骨髓。……府衙内。赵锋对东海郡的后续事宜,再没有多问一句。他相信刘普,就像相信自己手中的剑。赵锋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大楚的权力中心,襄阳。“赖小五。”“末将在!”赖小五大步上前,抱拳躬身。“你,即刻率领第一批一万士卒,以及所有工匠家眷,启航前往东瀛!”赵锋的声音不容置疑:“另外,此次缴获的扶桑战船,全部划归你的麾下,就地扩编海军!”“遵命!”赖小五兴奋得脸膛发红,这可是天大的信任和赏。赵锋看着他那副憨直的模样。话锋一转,语气缓和了些许。“此去襄阳,路途遥远。你将舰队和人员安顿妥当之后,轻车简从,赶赴襄阳观礼即可。”赖小五猛地一愣,眼眶瞬间就热了。他本以为自己要错过大王登基的盛况,心中正遗憾着,没想到大王竟然还记着他那点小心思。这不仅仅是体恤,更是把他当成了自己人!“大王……”赖小五一个七尺高的汉子,声音竟有些哽咽。他重重地单膝跪地,闷声道:“末将,万死不辞!”赵锋笑了笑,没再多说。很快,庞大的船队再次扬帆。赖小五站在旗舰船头,朝着岸上的赵锋,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随后,舰队缓缓驶离港口,消失在海天之间。码头上。凌仓率领着剩余的三万大军,开始安排后续的登船事宜。而赵锋,则挑选了三千名最精锐的虎贲军作为护卫。一面绣着狰狞黑龙的王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三千黑甲虎贲,簇拥着王旗。如同一股黑色的钢铁洪流,正式踏上了返回襄阳的陆路。消息早已传遍沿途各郡县。赵锋在东海郡斩杀封疆大吏的铁血手腕。早已传入每一个官员的耳中!一路上,但凡赵锋大军所过之处。郡守县令无不心惊胆战,早早便出城十里,跪在路边恭迎,连头都不敢抬。队伍之中,气氛却与那些官员的惶恐截然不同。“大牛哥,你说……大王登基的时候,得是啥样啊?是不是跟戏文里唱的一样,有龙出来?”曾阿牛骑在马上,脸上满是向往和激动,悄声问着旁边的赵大牛。赵大牛目不斜视,嘴上却咧开了:“不知道,但肯定比戏文里威风!到时候你就睁大眼睛看,这辈子都够你吹的了!”一旁的赵富贵听到了。蒲扇般的大手在曾阿牛的后脑勺上拍了一下,嘿嘿直乐。“你小子就这点出息!到时候可别激动得尿裤子!咱是跟着大王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大王登基,那就是咱们这帮兄弟最大的荣耀!懂不懂!”“懂!懂!”曾阿牛被拍得一缩脖子,却笑得更开心了。是啊,荣耀。他们将亲眼见证自己追随的男人登临王位。开创一个全新的王朝。这份与有荣焉的自豪,让每一个虎贲军士卒的胸膛都挺得笔直。……半个月后。当连绵的群山被甩在身后。一片广阔的平原出现在眼前时。所有人都精神一振。襄阳,到了。一座无比雄伟壮丽的都城,横亘在地平线上。城墙被明显加高加固,通体呈现出一种坚实的青黑色。城楼之上,飞檐斗拱,气势恢宏,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无数面黑龙旗,从城头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迎风招展,肃杀庄严!整座城市。都散发着一种蓬勃向上、锐不可当的惊人气势。与赵锋离开时相比,已是天壤之别!还未等大军靠近。城外十里处的长亭,早已是人山人海。夏侯昱、李伯智二人,身着崭新的官袍。率领着襄阳城内文武百官,在此静候多时。当远处那面熟悉的黑龙王旗,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夏侯昱和李伯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他们整理衣冠,神情肃穆。随着那支黑色的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