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砚退伍刚满半年,一身迷彩服还没来得及完全收进衣柜,就接到了老战友赵峰的电话。电话那头,赵峰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急促:“林砚,你快来一趟青凉山,这边有个废弃军营出怪事了,好几拨进去探查的人都没出来!”
林砚皱了皱眉,青凉山他有印象,当年服役时曾在附近执行过边防任务,山脚下确实有一座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的军营,后来因为战略调整废弃了近三十年。“怎么回事?具体说说。”&bp;他一边问,一边已经开始收拾背包,战术手电、多功能军刀、压缩饼干,还有那枚陪伴他多年的军用指南针,这些老伙计被一一塞进背包,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执行任务的日子。
“上周村里几个年轻人好奇,想进去找些老物件,结果进去后就没了音讯。村里组织人去找,只在军营操场发现了他们的手电筒,还有一些奇怪的脚印,不像是人的,倒像是某种大型动物,但又比普通野兽的脚印整齐,像是……&bp;穿着鞋子?”&bp;赵峰的声音顿了顿,带着一丝恐惧,“更邪门的是,昨天我带队进去探查,走到营房二楼时,突然听到整齐的脚步声,可走廊里明明一个人都没有,而且那脚步声……&bp;和咱们当年出早操的步伐声一模一样!”
挂了电话,林砚驱车三小时赶到青凉山脚下的清溪村。村子里一片死寂,村口的老槐树下围坐着几个村民,脸上满是愁云。见到林砚一身干练的打扮,村民们眼中燃起一丝希望。赵峰快步迎上来,递给他一张泛黄的地图:“这是当年军营的布局图,我托人从档案馆找到的。军营分三个区域,前区是操场和营房,中区是弹药库和训练场,后区是家属院和后勤仓库,现在家属院那边已经被藤蔓完全覆盖了。”
林砚接过地图,手指在上面轻轻滑动,目光锐利:“先去前区看看,注意保持队形,通讯设备随时打开,一旦有情况立刻汇报。”&bp;他身后跟着赵峰和另外两名退伍军人,都是赵峰特意找来的,曾经都是侦察连的好手。
四人穿过齐腰深的杂草,来到军营大门前。两扇锈迹斑斑的铁门歪斜地挂在门框上,上面还能看到模糊的&bp;“保卫祖国”&bp;四个红色大字。推开门,一股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夹杂着淡淡的霉味。操场中央的国旗杆早已断裂,只剩下半截插在土里,周围散落着一些废弃的训练器材,生锈的单杠和双杠扭曲成奇怪的形状。
“分头探查前区营房,半小时后在这里集合。”&bp;林砚下达命令,四人迅速分成两组,林砚和赵峰一组,负责东侧营房,另外两人负责西侧。
林砚和赵峰走进东侧营房,走廊里一片漆黑,战术手电的光束在墙壁上扫过,露出斑驳的白灰和当年士兵们留下的涂鸦。“这里的结构和咱们当年住的营房差不多,每间宿舍住八个人,上下铺。”&bp;赵峰一边走,一边回忆着。
走到&bp;302&bp;宿舍门口,林砚突然停下脚步,他注意到宿舍门是虚掩着的,而其他宿舍的门要么是紧闭的,要么是早已损坏倒塌。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慢慢推开宿舍门。宿舍里布满了灰尘,地上散落着几张泛黄的信纸,墙角结满了蜘蛛网。
“等等,这里有脚印!”&bp;赵峰突然喊道。林砚低头看去,只见地上有几串新鲜的脚印,尺码和他们穿的军靴相似,但脚印的深度却异常深,像是走路的人带着很重的东西。脚印从门口一直延伸到窗边,然后突然消失,就像是凭空蒸发了一样。
林砚蹲下身,用手指摸了摸脚印周围的灰尘,眉头紧锁:“脚印很新,应该是在二十四小时内留下的。而且你们看,脚印消失的地方,窗户是紧闭的,上面的玻璃完好无损,这根本不可能有人从这里出去。”
就在这时,走廊里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队友的呼喊:“赵哥!林哥!快过来!这里有发现!”
林砚和赵峰立刻起身,快步跑到走廊尽头。西侧营房的两名队友正站在一间宿舍门口,脸色苍白。“你们看这个!”&bp;其中一名队友指着宿舍墙上的血迹,那血迹已经发黑,但依然能看出是喷溅状的,像是有人在这里受过重伤。
林砚走进宿舍,仔细检查着四周。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床底下,那里有一个黑色的背包,正是村里失踪年轻人常用的款式。他小心翼翼地将背包拖出来,拉开拉链,里面有一部没电的手机,几张照片,还有一本日记。
日记的最后一页写着:“这里有东西在跟着我们,脚步声一直在耳边响,可我们看不到它。它就在走廊里,在天花板上,在墙里面……&bp;它穿着军装,戴着军帽,它在看着我们……”&bp;字迹潦草,最后几个字被墨水晕染,像是写字的人手在剧烈颤抖。
“不对劲,这里的气场很奇怪。”&bp;林砚站起身,从背包里拿出军用指南针,指针正在疯狂转动,根本无法稳定指向。“通常指南针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附近有强磁场,要么就是……”&bp;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在场的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半小时后,四人回到操场集合。林砚看着眼前的营房,陷入沉思:“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失踪的人应该还在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