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陈绍不太需要这种华丽的衣服,因为他平日里也没有什么饮宴要参加。
但陈绍见她心情好,就披上试了试,正好发髻也梳好了,一身崭新的紫色大团花绫罗显得神采奕奕。
房中的人都拍手说好。
春桃看着她送完了衣服磨磨蹭蹭的还不想走的样子,极力找些琐事说,自己又一点都不感兴趣,不禁有些狐疑地看着两人。
陈绍似乎是觉察到她的眼神,笑着在她耳边说了什么,春桃一脸震惊,目光在折氏和陈绍身上来回转动。
折氏见他们鬼鬼祟祟的,春桃又和陈绍动作亲密,就有些好奇,问道:“你们说什么呢?”
“我们在说今天雨大,你别走了,咱们晚上一起歇息。”
——
燕京城里,乱做一团。
王禀站在城楼上,看着眼前的乱象,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
燕京城烧了一半,进城的宋军混乱又抢掠了一小半,处处都是焦黑的废墟,还有死在乱军当中的尸首。
这千年雄城的气度,已经消失了不少,看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瓦砾堆。
城中处处火起,奸淫者、掳掠者、肆意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者比比皆是,杀红了眼的士兵,就像是一个个恶鬼。
他进城之后,本来是下令严禁屠杀城中百姓,只是派出一些小队去追寻辽人皇后萧普贤女的踪迹。
而童宣帅,更是下令“不得擅杀辽兵”,并且印制“归顺旗”准备招降。
可惜暴雨导致道路泥泞,童贯的大军,迟迟没有到达燕京城。
慢慢的,就有声音传出,说是要杀尽契丹人。
西军的军纪,在此刻误了大事,尤其是从周围涌入城中的溃兵。
因为中下级武官被裁撤,换上的那些来捞军功的权贵子弟早就跑了,这些西军底层士卒,没有了上级武官的限制,慢慢变得不可控起来。
他们在城中杀人放火,刚开始还辨别胡汉,只杀契丹和奚人,后来就彻底失去了控制,见人就杀,挨家挨户烧杀淫掠。
郭药师的常胜军刚开始还能约束,后来也加入了杀戮行列。
王禀一拳捶在城楼上,咬着牙骂道:“裁撤!裁撤!朝廷就是要削减西军,也不必急于一时吧!把俺那一个个的都头虞侯全撤了,调到河北管厢军,又给俺派来些逃跑的指挥、怯战的营头,如今这群贼配军,已经失却了管制,可如何是好!”
郭药师忧心忡忡,说道:“除非是宣帅大军快些到来,不然这局势.”
王禀转头看向城外,大雨之后,遍地汪洋。
“下下下!这贼老天也不叫人好过!”
李处温开城投降之后,北辽的太后萧普贤女在通天门准备与城同殉,护卫着她的奚人和契丹人侍卫,劝她等待萧干回援。
一群人逃出城不久,就遇到了回援的萧干。
于是两边合兵一处,又攻了回来。
而大宋的另一路大军,刘延庆所率领的鄜延军,因为被耶律大石偷袭,焚烧了粮草。
然后耶律大石派人到处造谣,说是女真人南下,要歼灭刘延庆所部,抢占幽燕。
吓得刘延庆赶紧撤退,没有及时进入燕京城。
此时萧干杀回来,他手下的兵马有契丹人,有奚人也有北地汉儿。
本来彼此间还有些嫌隙,各怀鬼胎。
但是此时,被宋军逼得万众一心,城中百姓听到太后和四军大王萧干杀回,也都拼死反扑起来。
高粱河,北岸河滩地上一片血红色,烧焦断裂的浮桥也未曾收拾,仍然是一片战场景象。
高梁河中拉起了长索,往来渡河的就靠着几条破破烂烂的小舟,拉着索子渡过这高梁河。
河水当中碎冰顺流而下,在河中牵索而过的小船上,撞击出了清脆,的破碎声音。
此次王禀进入燕京城的兵马,仅有数百人逃出,大将高世宣战死。
郭药师的常胜军,因为建制齐全,还能有组织地撤退,损失比较小,但也折损了一两千人。
王禀带着惨淡的败兵,退出了燕京城,回首望去,满眼都是不甘心!
明明已经成功,明明成功了啊!
刘延庆、童宣帅,但凡有一个能跑快点,赶到城中!
手下兵马,但凡能听从号令,不要滥杀无辜,逼得全城百姓跳反!
这破天的功绩,已经到了手中,此时正该在辽人的皇宫内,设宴庆贺才对。
大丈夫有冲天之志,立不世之功,明明到手了,却又以这种方式丢了。
赵良嗣坐在他身边,双眼呆滞,目中无神。
他此时已经怀疑自己弃辽归宋,是不是对的,这大宋也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大宋啊。
大雨之后,东南风又刮了起来,湿冷得直入人骨髓。
赵良嗣精神一振,看着眼前的惨象,强行支撑起精神来,说道:“大家不必气馁,等宣帅大军到了,咱们再打入城中报仇就是。”
他说的很勉强,周围的人,也都没有什么反应。
耷拉着脑袋,懊悔不已。
王禀是个常年带兵的,他已经彻底看清,这次伐辽的大军,已经完全烂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