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令辅军收拢溃逃兵马和民夫,然后其他人随他迎敌。
河东民夫、鄜延军将、隆德厢军,一起抬头望去。
绝望之中,就见山野上,无数甲胄鲜明的骑兵,冲锋而来。
很快就与女真鞑子的追兵碰撞在一起。
原本很轻松追杀的女真骑兵,也是瞬间就觉察到了危险。
他们追的太势如破竹了,根本来不及派出哨骑,因为一路上没停过。
匆促之间,就撞上了曲端率领的银州轻骑。
此时在武安以北,折可存也在收拢鄜延溃兵。
他本该策应鄜延军的,但是却选择了在高处结寨,坐视鄜延军溃败,然后收拢其兵马为自己所用。
其心可诛!
虽然这场大败,九成九的责任,都在刘光世一人。
但是折可存的这种居心,还是太过险恶。
只能说大宋失去了权威之后,各地的实权人物,已经按捺不住了。
规矩,正在一一被打破。
而且这件事情,倒也不能全怪折家军上下。
鄜延军这次和折家军之间所谓联军而战,本来就有些磕磕绊绊。
尤其是折家兵马本来就不多,又都需要留下守卫本土。他们和其他人不同,西军其他将门,至少是不需要提防宋军的。
折家就未必,他们要是真内部空虚了,大宋趁机收复府谷也不是不可能。
如此一来,鄜延军想独居大功,刘光世根本就是把折家军为辅助打下手的位置。
宋廷运来的辎重粮秣,两边也是各怀鬼胎,刘光世是直接没打算给,折家军则是准备好了硬截留来自己用。
两军相处若此,若说折家军想看着鄜延军大败亏输,至少绝大部分折家军中人还不至于。
可要说为鄜延军主导的这场东进战事有多卖力,那也是绝无可能了。
唯有主帅折可存,是毒蛇一样的心思,打开始瞧出女真鞑子诱敌之计时候,就打定主意要坐视刘光世兵败,然后吞下他的鄜延军。
能吃多少算多少。
鄜延军虽然近来战绩不佳,但大多是将帅的问题,这些百战老卒还是很馋人的。
鼓山的宗泽,也在尽力营救接受鄜延路士卒。
包括逃到太行山,被曲端接收的,刘光世此番逃出生天,也会成为一个光杆司令。
不过他逃跑确实有一手,至今还没有被女真人抓住。
——
曲端不是一个闲的住的人。
他来到太原不久,就率兵赶往太行山,说是要防备鞑子西进河东。
想想就知道不可能,完颜宗望不去京畿省,来河东找不自在,除非是他昏了头。
不过陈绍想了想,也没有阻止。
他要渗透河东,以防备女真鞑子为名义,让自己的兵马在河东调动,可以掌握很多寨子和关隘。
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要是鞑子退兵之后,这种动作等同于造反。
得到陈绍首肯之后,曲端领兵东进,除了太原府马上就往磁州一带奔去。
正好赶上了刘光世带兵东进。
凭借着对刘光世的了解,老西军曲端马上觉察到不对劲,他料定鄜延军危险了,说不定会完全葬送在河北,葬送在刘光世这个衙内手里。
女真的追兵这次并不多,他们从来也不是以兵马多而闻名的。
在山地中碰到银州轻骑,他们也体会了一把西路军在应州遇到的强度。
女真一个蒲里衍,亲眼见到,被他击落下马的骑兵,在山林的石块上跳跃如飞,蹭蹭几下爬到了一棵巨树上,拔箭开射。
还有人骑着马,遇到树干拦路,从马背上一跃单手利用树干翻个跟头,又落到了越过树干的马背上。
就跟他娘的看杂耍一样。
至于女真鞑子凶恶?这些横山羌兵表示还行,比自己以前的头人强多了。
山林中的这场野战,很快就落下了帷幕,曲端成功击退了女真追兵,并且留下了三五百的尸体。
但是他没有选择追击。
因为一旦追过去,遇到女真大军,就算是正式和女真东路军交手了。
接下来,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定难军的部署,都需要为他而改变。
辎重、后勤、援兵.,铁定会影响到蔚州战局。
曲端虽然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喷子,但是毫无疑问,他是知兵的。
他要是在河北开辟定难军第二战场,本就捉襟见肘的物资供给,恐怕会拖垮整个定难军。
他在这里见好就收,然后竖起战旗,招收鄜延溃兵,派人加急传信,告知陈绍此间局势。
——
太原城。
陈绍正在抓间谍。
完颜宗翰派出了很多细作,来到太原城中,正好广源堂有很多细作在奉圣州。
两边好像都知道了彼此趁乱派细作的事。
因为双方的地盘很多都是原本契丹的领土,占领云内诸州以后,难免会和太原有人口流动,所以双方都很方便就安插细作。
陈绍本来是没打算当个正事办的。
但是太原的李唐臣竟然遭到了刺杀。
虽然命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