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上午的颠簸,终于在下午一点左右,载着何家四口人抵达了河北涿州的王家村。
何卫国刚把吉普车开进村口,立刻就引来了无数道好奇的目光。
这年头,别说王家村,就是整个涿州地界,吉普车也是稀罕物。
尤其是这种军绿色的,一看就带着股不寻常的气势。
村里土墙根下晒太阳的老头老太太、路上扛着农具走的村民、还有那些在自家院门口做活计的妇女,全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齐刷刷地望过来,眼睛里带着惊奇和探究。
“哟!这是啥车?看着真威风!”
“这是去哪家的?还是路过咱村儿?”
“没听说咱村谁家有这么阔气的亲戚啊?”
“瞅这方向,像是往村头去的?”
议论声低低地响起,伴随着孩子们兴奋的尖叫。
何卫国虽然开得不快,主要是这乡间土路实在不好走,坑坑洼洼,但这点速度足以让村里那些半大小子、小丫头们兴奋不已。
好些个光着脚丫、穿着补丁衣服的孩子跟着车后面跑,一边跑一边嘻嘻哈哈地叫嚷着,胆子大点的还想伸手摸一下车屁股。
何卫国小心地握着方向盘,注意着两边的情况,生怕磕着碰着这些孩子。
还好,王翠兰家就在村头,没开多远,他就看到了记忆中那个带着矮土墙的院子。
他把车缓缓停在了院门口。
车一停稳,后面追着的孩子们也呼啦一下围了上来,但又不敢靠得太近,只是睁着乌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铁疙瘩和从车上下来的陌生人。
何卫国率先下车,整了整衣服。
傻柱、雨水和何大清也陆续下了车。
何卫国走到院门前,发现那简陋的木栅栏门是从外面用一根粗木棍闩上的——这说明家里没人。
他拍了拍脑门,这才反应过来。
也是,这年头农村都是集体劳动,集体吃大锅饭。
自己上次来也没跟人家定死具体哪一天,王大伯和王翠兰这会儿肯定还在生产队地里干活呢,说不定午饭都是在地里凑合吃的。
人家怎么可能专门在家等着?
傻柱一看这情形,心里那点紧张立刻混合了焦急,他搓着手,看向何卫国
“大哥……这……咋办?人没在家啊?”
他这满怀期待地跑来,没想到吃了个闭门羹。
何卫国倒是很镇定,他笑了笑,示意傻柱别急。
然后他把目光转向旁边那群既好奇又有点怯生的孩子们。
他假装把手伸进裤兜,实际上是从空间里抓出了一大把大白兔出来,花花绿绿的糖纸在阳光下格外诱人。
他朝着孩子们招招手,脸上带着和气的笑容
“来来来,小朋友们,叔叔请你们吃糖。”
孩子们一看有糖,眼睛瞬间亮了,但还有些犹豫,互相推搡着,不敢上前。
这年头糖可是金贵东西,农村孩子一年到头也难得吃上几回。
何卫国主动走上前,给每个孩子手里都塞了一两颗糖。
拿到糖的孩子立刻眉开眼笑,小心翼翼地剥开糖纸,把糖块塞进嘴里,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看气氛缓和了,何卫国这才蹲下身,对着其中一个看起来机灵点、年纪稍大的半大小子问道
“小朋友,叔叔问你个事儿,你们知道这王家的王翠兰,还有王大伯,他们去哪儿干活了吗?”
那半大小子嘴里含着糖,腮帮子鼓鼓的,说话有点含糊,但很爽快地点头
“知道!翠兰姐和王大伯他们都在村东头那块玉米地里干活呢!公社的人都在那儿!”
何卫国心里有数了,笑着摸了摸他的头
“那……能不能麻烦你跑一趟,去帮叔叔叫一下人?”
“就跟他们说,是从四九城来的,姓何,上次说好来相亲的。”
“让他们回家一趟,就说我们到了,在门口等着呢。”
那半大小子一听“相亲”两个字,眼睛瞪得更大了,显然这事在村里也是个新鲜话题。
他用力地点点头,把嘴里的糖嘎嘣咬碎咽下去,大声道
“行!大哥你们在这儿等着!我跑得快,这就去叫翠兰姐!”
说完,他像是领了什么重要任务似的,转身就朝着村东头飞奔而去,其他孩子也呼啦啦地跟在他后面跑走了,一边跑还一边兴奋地嚷嚷着。
现场顿时又安静下来,只剩下何家四口人和一辆吉普车,待在王家紧闭的院门外等着。
这段等待的时间,对傻柱来说格外漫长。
他一会儿低头看看自己脚上锃亮的新皮鞋,一会儿又扯扯身上笔挺的中山装,手心都有些冒汗,不停地来回踱步,搓着手,那紧张劲儿肉眼可见。
雨水在一旁看着自家二哥这坐立不安的样子,忍不住开口,小大人似的安慰道
“二哥,你有什么好紧张的呀?这是好事儿!你得自信一点儿!你看你今天多精神!”
何大清也难得地没有呛声,他看着傻柱,语气带着点过来人的劝诫
“是啊,柱子,雨水说得没错。”
“你是个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