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算卦和遗产(1 / 2)

次日清晨,陆远起床时,陈小苗已在厨房忙活,锅里“咕嘟咕嘟”地熬着粥。

瞧陈小苗精神头十足,没有半点熬夜的迹象,陆远这才稍稍安心。

看来姑姥姥自制力还可以,至少比十七八岁的自己要强不少……

“早。”

“早,喝粥哩!”

来到餐桌前坐下,陆远打开手机看一眼日历。

明天他就得回学校报道,虽然不住寝室,但大部分时间都会是陈小苗独自在家。

他思忖片刻,开口问:“想不想出去走走,我陪你熟悉熟悉周边的环境,往后你也好自己一个人出去。”

陈小苗摇头:“不了不了,俺搁家待着就挺好,俺又没那个身份卡片片,万一惹出啥事,还要让恁为难。”

“没身份证也不能一直闷在屋里,跟坐牢似的,总得出去看看,透透气……赶紧吃,吃完换身衣裳咱就出发。”

出了门,陆远领着陈小苗步行前往地铁站,随口闲聊起来。

“小苗,你过去听说过江城没?”

“咋没听过!”

陈小苗操着她那软糯的豫州口音,张口就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等她摇头晃脑背完崔颢诗句,还装模作样给陆远科普起来。

“这诗恁晓得不,崔颢写的,一个唐代的大诗人……”

在过去,读书是件稀罕事,女人读书更稀罕。

陈小苗最得意的就是自己师傅从小教她读书识字,学问比山下私塾里那些个男娃娃都要强上不少。

陆远听得哭笑不得。

作为一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大学生,他也没好意思给陈小苗来一出装逼打脸,只好奇问:“小苗,你觉得我像没读过书吗?”

陈小苗咧嘴憨笑,看那样子是不好意思直说。

“没事,你说。”

“俺觉得恁应该上过私塾。”

“为啥?”

“恁认字,可恁字又写得跟鸡爪爬似的,还不如俺八岁写的嘞。”

“咳咳咳……”

陆远一阵咳嗽,似是利剑穿心,沉默无言。

陈小苗见陆远脸色不对,赶紧往回找补:“俺……俺……不嫌弃恁字丑学问差,恁莫气哦。”

好家伙,又补上一刀!

陆远揉揉太阳穴,赶紧转移话题:“正好,我今天陪你去黄鹤楼逛逛。”

陈小苗一愣,疑惑问:“诶,那楼不是早被烧没了吗?”

陆远笑答:“是烧过,还不止一回呢,可谁让李白崔颢他们写诗写得那么出名?

后人舍不得这名头,烧了又建,建了又烧,来来回回折腾好多遍。

现在你去江边,能看到几十年前新建好的,气派着呢。”

说话间,二人抵达铁站入口。

陆远边走边教:“这叫地铁,在地下跑的火车,连着江城四面八方……”

他领着陈小苗用手机扫码过闸机、等车、上车。

等到地铁启动,轻微的推背感和窗外飞速掠过的广告灯箱,都让陈小苗既新奇又紧张,一只手用力紧抓住陆远胳膊。

车厢里人不少,陈小苗安静下来后免不得职业病发作,目光在周围乘客脸上不停逡巡,习惯性地观察起众人面相。

忽然,她目光锁定斜对面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姑娘,手指轻轻一掐。

几秒钟后,她轻轻扯动陆远的衣袖,示意陆远弯腰低头,随即凑近耳边念叨。

“陆远,俺瞅着那穿花裙子的姑娘面相不大好,印堂发暗,疾厄宫动,怕是有血光之灾哩。”

“血光之灾!?”

陆远听得心头一跳,顺着陈小苗目光看去:“严重吗?”

陈小苗瘪瘪嘴,沮丧道:“俺这半吊子功夫算不出来,还时灵时不灵的,兴许是俺看岔了也不一定。”

正当二人犹豫要不要提醒对方时,地铁到站,车门打开。

那姑娘收起手机,随人流起身准备下车。

她脚上是双细跟高跟鞋,迈步看手机又心不在焉,刚出车门高跟鞋猛地一崴,结结实实向前扑倒在地,手里的包包甩出去老远。

“诶呦……”

等她狼狈起身,嘴唇已经磕破皮渗出血丝,膝盖也擦红一片,疼得直抽冷气。

卧槽!这么准。

这就灵验了?

陆远直惊得目瞪口呆,虽说没他预想那般严重,可也的确是见了血。

他心思微动,询问道:“小苗,你这本事能帮我算股票吗?”

陈小苗眨眨眼:“股票?”

“就是我昨天赚钱那东西。”

谁知陈小苗一听,脸色惊恐万状。

“不中不中!不中嘞!

窥探天机,谋算横财是会遭天谴的,轻则折损阳寿,重则祸及子孙,恁可千万莫动这个念头!”

“祸及子孙……”

陆远又一次想起外公陈树以及他留下的庞大遗产,试图再次确认:“真会这样?”

陈小苗犹豫许久,最终还是重复那句万能答案:“俺也讲不好,师傅总讲信则有,不信无……”

地铁到站,陆远领着

最新小说: 美利坚:五星市民从电视直播开始 上山为匪:开局捡漏六房压寨夫人 一人:混在一人里拍摄一人之下 1981:春风掠港 神秘数字 人点香,蛇缠身 二十七载 天道今天不上班 桃花劫 从仙吏稳成大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