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李傕前锋动向,尽可能详述。此报,需以最快速度,设法于董卓大军到达之前送往潼关徐晃、梁衍二位将军处!事关全局,至关重要!”
贾诩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明白了刘珩的用意——不仅要拿下汜水关,更要利用他掌握的情报,为潼关决战铺路!他躬身应道:“诩领命!必不辱使命!”
刘珩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投向西方,那里是潼关的方向,也是董卓最后的挣扎之地。他对贾诩道:“此地事了,先生可愿随我……同往长安?”
贾诩心头一震,迎着刘珩那深不可测的目光,再次深深一揖:“敢不从命!”
他知道,这是刘珩的信任,也是他贾文和在新主面前立足的真正开始。潼关,将是董卓的坟场,也将是他贾诩新生的起点!
刘珩此行可谓大丰收,不仅有张济和三万西凉军,更有张绣这员猛将,最重要的,还是贾诩这个顶尖谋士的加入,这使得刘珩的羽翼日渐丰满。
沉重的汜水关门,在无数双或震惊、或复杂、或释然的目光注视下,轰然洞开!
关外,接到刘珩信号的联军先锋孙坚部,早已严阵以待。
当看到关门大开,刘珩与典韦当先策马而出,身后跟着神色复杂的张济、贾诩及一众西凉将校时,孙坚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阳武侯……竟真的……成了?还收了张济贾诩?”
他喃喃自语,随即猛地一挥手中古锭刀,声震四野:“儿郎们!汜水关已下!随我入关!”
联军如潮水般涌入这座阻挡了他们多日的雄关,兵不血刃!
而刘珩在孙坚复杂的目光中,只是微微颔首,随即目光便再次坚定地投向了西方——潼关,那里,才是最终的战场!
汜水关被联军控制后,诸侯便在汜水关内休整三日,刘珩也借此时机整顿西凉降兵,对有异心者,刘珩让张济严格贯彻落实他用过很多次的“就地格杀”政策。
三日后诸侯联军再次拔营,直奔洛阳。
大军抵达洛阳时,洛阳的焦土仍在冒着缕缕青烟,空气中弥漫着焚烧后的刺鼻气味。
断壁残垣,满目疮痍,大汉王朝昔日最繁华的帝都只剩下无尽的悲凉。
各路诸侯的营帐驻扎在洛阳残破的宫城外,入城的喜悦很快被眼前的惨状冲淡。
士兵们在断壁残垣间搜寻着可能的幸存者或遗落的财物,将领们则忙于接收残存的府库——尽管府库已被董卓洗劫大半。
同时众人也在安抚或者说控制洛阳周边惶惶不安的百姓。
变故,发生在宫城南面一处坍塌的殿宇旁。
这一日,长沙太守孙坚正带着程普、黄盖等一众心腹将领在一片瓦砾堆中巡视。
突然,有士兵来报,说在清理一口深井时,发现井中有异样。孙坚心中一动,亲自带人前往查看。
那口井位于废弃的宫殿一角,井口被碎石半掩。士兵们汲干部分井水后,果然在井底淤泥中,发现了一个以金锁紧扣的朱红漆匣!
那匣子古朴精致,虽浸水多时,却难掩其华贵。当匣子被打捞上来,在众人紧张而期待的目光中打开后。
一方方圆四寸,通体莹润,散发着温润光泽的玉玺静静躺在黄锦之上。玺面一角,以黄金补镶,正是传说中象征着天命所归、至高无上皇权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
程普失声惊呼。黄盖等几名将领也瞬间瞪大了眼睛,呼吸都为之停滞。
孙坚的瞳孔骤然收缩,心脏狂跳,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喜瞬间攫住了他!他猛地一把将玉玺抓在手中,温润的触感仿佛直透孙坚心底。
他环顾左右,目光如电,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同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此实乃天授于我!今日之事,不得有半点泄露,否则定斩不饶!速将玉玺妥善藏好!”
程普、黄盖等人都是跟随孙坚多年的心腹,虽然都震惊万分,但立刻凛然遵命,以最快的速度将玉玺重新封入匣中,由孙坚最信任的亲兵贴身藏匿。
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孙坚部卒在井中发现异宝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在联军大营中悄然传开。而其中最关注此事的,莫过于盟主袁绍。
几日后,中军大帐中。
此时帐中的气氛有些紧张。
袁绍端坐在主位,面沉似水,眼神扫视着帐下诸人。曹操若有所思,刘珩目光沉静,袁术则难掩贪婪之色。而孙坚,昂然立于帐中,神色坦荡,仿佛无事发生。
“文台兄,”
袁绍的声音带着一种刻意的平和:“近日营中多有传言,言道兄之部卒于宫中废井之内得了一件稀世之宝?不知是何宝物,可否取出一观,也让我等开开眼界?”
孙坚心头一凛,脸上却是极度平静,甚至还露出一丝被冤枉的愤怒:“盟主此言从何说起?洛阳遭此大劫,十室九空,宫室尽毁,何来宝物?坚率部清理瓦砾,安抚百姓,所获者不过些残破器物,早已登记造册,交由盟主处置!此等无稽流言,分明是有人嫉恨坚前番先入汜水关之功,恶意中伤于我!盟主明察秋毫,岂可轻信小人谗言!”
孙坚声音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