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盼娣相看(1 / 2)

入冬前王媒婆再次上门了,她这次是为了盼娣来的。说是给找了个在乡里开杂货铺的,家中日子过得很是不错。不过那小儿子已经二十有六了,家人只想找个性格温和能过日子的。

盼娣没有跟着姐姐去码头卖吃食,这次做吃食是招娣跟着去帮忙的,她今年特意留在家里相看。

当林岁安听到那男子已经二十有六了,她心中就警铃大震,这朝代二十有六日子还过得不错的还没娶妻,要嘛是他家人有问题,要嘛就是他自己有问题,她肯定要去看一下才能放心。

因为她有经验,刚跟四婶说起要跟着一起去相看,四婶就立马同意了,觉得有小孩子在比较能化解尴尬也好。因着张家比较有脸面,这次负责带盼娣去相看的就由陈氏来。

乡上草市,人头攒动。王媒婆安排的那场“巧遇”如期而至。陈氏带着盼娣,假装在张家杂货铺附近挑选布头,林岁安也蹦蹦跳跳地跟在旁边,一副纯粹来看热闹的小孩模样。

张家二儿子被父母叫出来招呼“客人”。他面容清秀,甚至有些过分白皙,穿着干净的细布长衫,举止斯文有礼,说话细声细气。

陈氏和盼娣看着都觉得不错,家世清白,模样周正,性子看起来也温和。盼娣羞红了脸,低着头不敢多看。

然而,躲在陈氏身后的林岁安,却微微蹙起了小眉头。这张家二郎的眼神……太干净了,看向盼娣姐的目光里没有丝毫年轻男子见到适龄女子的羞涩或好奇,只有一种纯粹的、近乎敷衍的礼貌。

他的注意力似乎更多地停留在路过的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身上,眼神飞快地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亮光,随即又恢复平淡。

这种神态、这种气质……林岁安在前世虽然一心只顾着赚钱,但是张橙橙可不是,她可没少听张橙橙讲过那些事。

一个可怕的猜想瞬间击中了她,这个男人,恐怕喜欢的根本不是女人。他家条件不错却迟迟未娶,如今急着说亲,很可能是为了掩盖真相,找个好拿捏的姑娘骗婚!而性格温顺、娘家看似有舅家实则无直系父兄强势撑腰的盼娣,无疑成了完美的目标。

张家之所以不找那些家境贫寒的姑娘,原因再现实不过一是脸面,二是算计。张家在乡里开着铺子,自认是有头有脸的人家,若娶个一贫如洗的媳妇进门,不仅聘礼嫁妆上不对等,说出去也怕人笑话,跌了自家的份儿。更重要的是,穷苦人家的女儿往往需要更辛苦地劳作,或许不如他们期望的那般“体面”和“清闲”,无法符合他们想象中既能撑门面又能安于室、不惹是非的儿媳标准。

再者,张家此举本就是为了遮掩儿子的秘密,求的是一个“稳”字。若寻个太过穷困的,万一婚后闹将起来,对方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豁出去撕破脸,张家反而难以收场,恐有身败名裂的风险。

而像盼娣这样,家境虽寻常但舅家还算有些根基,自家又无强势父兄立刻打上门来,看似有依靠实则隔了一层,既保全了张家的颜面,又便于掌控拿捏——性子软和,即便日后发现了真相,为了名声和生计,多半也会选择忍气吞声。这才是他们眼中“性价比”最高、风险最低的选择。

林岁安没有声张。她知道,无凭无据,仅凭“感觉”说出来,没人会信一个小孩子的话,反而会打草惊蛇,坏了盼娣的名声。

回到家,她立刻找到了福平。&nbp;“大哥,”林岁安极其严肃地把他拉到僻静处,“我觉得今天见的那个张家二郎不对劲。”&nbp;福平一愣“怎么了?是长得不好吗?”

“不是模样问题!”林岁安急道,“我怀疑他……他可能不喜欢女人!他娶妻是骗人的!”

福平吓了一跳,差点捂住妹妹的嘴“岁安!这话可不能乱说!要死人的!”

“我没乱说!”林岁安眼神锐利,“大哥,你信我一次!盼娣姐性子软,要是真嫁过去发现真相,这辈子就毁了!咱们必须去查清楚!”

福平看着妹妹从未有过的严肃和焦虑,又想到盼娣姐的温柔,咬了咬牙“好!你说,怎么查?”

接下来几天,林岁安和福平开始了秘密行动。福平利用半大孩子不起眼的身份,天天往乡上跑,蹲在张家铺子附近观察,和街坊的小孩玩耍套话。林岁安则负责分析信息。

果然,零碎的信息拼凑起来,疑点越来越多张家二郎几乎从不与同龄女子说笑,却与乡上一个同样未婚的、以俊俏出名的年轻画师过往甚密;有小孩偷偷说见过张二郎和那画师傍晚一起去小河边“散步”;张家父母对儿子的亲事异常急切,却对女方家境要求反而不高,只要名声好、性子软就行……

证据依然间接,但足以让福平相信了妹妹的判断。他气得拳头紧握“畜生!竟想这样坑害盼娣姐!”

林岁安却异常冷静“大哥,生气没用。这事不能闹大,否则盼娣姐的名声全完了。得让他自己退缩。”

她附在福平耳边,低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又过了两日,傍晚时分。福平根据多日观察,在镇外小河边僻静处,“偶遇”了正与那年轻画师并肩散步、言谈亲密的张家二郎。

福平没有声张,只是远远地、冷冷地看了他们一眼

最新小说: 年代:母亲返城当天,我选择上山 碎骨堕仙,从乱葬岗爬起杀回九重天 三国:从樵夫到季汉上将军 铁匠烽烟 异界之恋,犟种雄主和他的 天理协议 大明:陛下,该喝药了! 诸天领主 豪门团宠文里的背景板长姐 佟贵妃只想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