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之后。
辽东郡沓氏县附近海域。
一列船队沿着海岸线,缓缓驶来。
正是那消失已久的黄巾军众人!
张义站在楼船甲板之上,遥望远方的大海,细细思索着,自家这千余号黄巾军的出路。
若是在辽东登陆,自家兵马也只够占据一县之地,还得避开那些大城。
且还得提防辽东太守派兵来剿,恐怕会暂无宁日。
可若是随意寻个海岛驻扎,那就只能沦为海盗!
这亦非其心中所愿。
等等!
船队、海岛、辽东!
张义心中有一个名字一闪而过!
东江镇,毛文龙!
后世明末,那毛文龙所驻扎的东江镇,正是在辽东半岛与朝鲜半岛之间。
此岛位置极佳,进可攻辽东,退可守朝鲜。
而且此时,这东江镇应该是无人之地。
这不正好适合我等黄巾军栖身!
张义遂命亲军立马将高升叫来。
“高升,速派传令兵向前方何曼、韩当部打旗号!”
“沿着这海岸线一路东去!”
“前方有一海岛!”
“昨夜本将夜观天象,此岛乃黄天所赐!”
“正是我等黄巾军栖身所在!”
高升闻言,不敢怠慢。
连忙命人从楼船之上吊下,前往前方走舸之上打旗传令。
翌日,鸭绿江东口。
黄巾船队终于寻到了张义所说的岛屿靠岸。
一众黄巾将士,下得船来,纷纷激动不已。
在海上漂泊一月之久,士卒们不少都是一脸憔悴,已在崩溃的边缘。
张义命众人将辎重,从船上搬下来后,便仔细观察着这后世大名鼎鼎的皮岛。
发现这岛上皆是沙石地,看来是无法耕种补给了。
也不知后世的东江镇,到底是如何解决这粮草供给的。
远处倒是有不少椴树林,还有几处淡水水源。
看样子搭些木屋,暂时生活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遂派百余亲军四散搜索一番,看看这岛上还有没有土著存在。
不多时,亲军来报。
“少将军。”
“我等四散搜索后,发现此地空无一人!”
张义闻言,遂心中大定。
眼见一众黄巾士卒,在这岸上也发泄的差不多了。遂命人,吹响了号角,聚兵!
何曼、高升、韩当,三人听得号角之声响起。
明白自家将军这是要聚兵!
连忙在人群之中大声呵斥起来,一众黄巾在各自头领带动下,逐渐列成了方阵。
李双、曹冰二人见黄巾军已列阵,有样学样。
连忙将200船工聚拢,勉强凑成了个方阵。
张义按着七星剑,走向众人前面。
“众将士!”
“可知此岛何名?”
一众士卒皆是面面相觑,不知自家将军何意。
张义目光所视之处,众人皆低下头来,不敢与之对视。
“此岛名为黄天岛!”
“昨夜本将夜观天象,得黄天指示!”
“遂将尔等,引来此处!”
“这里便是我等黄巾军的家!”
“此后,尔等不必再四处漂泊!”
“不必再受那士族压迫!”
“更不必再怕那官军围剿!”
“人人有饭食,人人有衣穿!”
一众黄巾士卒闻言,顿时心中大喜。
纷纷大吼道:“归家!归家!”
“归家!归家!”
张义见众人士气已恢复,遂命韩当率500人前去伐木,高升率500人在岛上修建木屋。
李双、曹冰二人率200船工,就近捕捞些海鱼,充做粮草。
自己与何曼则率剩余亲军,看守船队,以防不测。
一时间,岛上众人干的热火朝天。
这片无人之地,也逐渐有了生机。
半月之后,黄巾岛。
众人已将居住的木屋、仓库等搭建好。
高升那厮,还贴心地为张义搭建了一两层木屋,位于一众小木屋的中央。
张义在木屋楼上看着一众黄巾士卒,如蚂蚁般来来往往,搬运辎重。
心中思索着,眼下众人已安顿下来。
想起后世一位伟人,在搞根据地建设的时候曾重点提过士卒的纪律问题。
遂在晚上开饭之前,命亲军吹响号角。
黄巾士卒听闻号角声。
心知自家将军定是有事安排,连忙停下手中的活计。
纷纷在各自头领带动下,列好了队伍。
张义站在人群中央。
“诸位黄巾弟兄!”
“可有人知道,尔等为何而战!”
韩当率先大喊道:“为黄天盛世而战!”
何曼则吼道:“为少将军而战!”
一众士卒则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张义闻言,双手向下虚按。
众人见状,顿时不敢再言语,场中一时雅雀无声。
“尔等不仅仅是为这黄天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