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卢植,刘备一行人再次返回长社。
一往一返,三日已过。
长社大营中早已不复往日松弛,全军整装,正待一声令下便要南下征讨叛军。
中军大帐中,左中郎将皇甫嵩听完了刘备禀报,面色凝重。
案上烛火不定,映的他脸上沟壑深邃。
他其实不想放刘备此军离去。
半月相处,他已对刘备及其麾下诸将生出赏识之心。
刘备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是他真心欲栽培为副将之才。
其麾下关羽虽傲,却通晓兵法、悟性超群,堪为先锋利刃。
牛憨质朴勇悍,力能扛鼎,更有超乎常人的坚忍,正是护纛中军的绝佳人选。
简雍看似疏懒,实则机敏善辩、长于交际,宜任军中使节。
典韦貌丑性烈,却忠勇无双,是护卫主上的不二之选。
张飞……有些武力,也能为将。
若能得刘备这一班人马效命,何愁将来大战无倚?
若能善用其才,他皇甫嵩未必不能效法定远侯班固之功业,至少也可追慕段颎将军之威名。
然而——
卢子干所言极是。家国之事,重于私心。
他虽难及,但也钦佩。
看着刘备热烈藏不住的眼神。
他缓缓起身,走到帐中悬挂的地图前,目光扫过冀州广宗之地,沉默良久。
“卢公高义!”
皇甫嵩蓦然转身,带着刚刚下定的决心说道:
“身陷囹圄,心中所念仍是社稷安危、天下大局,实在令人敬佩!”
他走到刘备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董仲颖性骄气狂,虽略有勇谋,却未必能彻底剿灭张角贼军。
卢公所虑深远,广宗战局确实需要一支忠勇之师以为后援与制衡。
你部新立大功,士气如虹,更有云长、翼德这等万人敌为臂助,确是此任不二人选。”
皇甫嵩写下手书,当即下令:
“即刻起,准你率本部兵马,并卢公旧部,火速驰返冀州!
此任非同小可,非惟助战,更须审时度势。
若董卓有失,务必稳守阵脚,绝不可令贼势复燃!此亦是我皇甫嵩之军令!”
“末将遵命!必不负将军重托,不负卢师之望!”刘备抱拳,深深一揖。
军情紧急,刻不容缓。
刘备退出大帐,立刻召集众人。
营火在渐深的暮色中跳动,将诸位将领的身影拉长,映在校场的土地上。
“诸位兄弟,”
刘备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孔:
“皇甫将军已准我军令,即刻北返广宗,钳制董卓、防备黄巾!”
他略一停顿,继续道:“然兵贵神速,广宗局势瞬息万变,迟恐生变。”
刘备看向默默站在众人身后的两个巨汉。
“我意已决,我与守拙、恶来,率四百骑兵即刻轻装出发,昼夜兼程,先行赶往广宗以为耳目先锋,稳定局势!”
此言一出,众人神色一凛。
刘备看向关羽、张飞:“云长、翼德!”
“大哥!”二人踏前一步。
“你二人统领所有步卒,护送简雍、徐邈及全军辎重粮草,随后缓行。务必保持阵列,谨慎开路,不得有误!”
关羽丹凤眼微眯,拱手沉声道:“大哥放心,关某在,步卒与粮草便在。”
张飞虽更想追随大哥冲锋在前,但也知责任重大,粗声道:
“哥哥先行!俺和二哥定将这些家当一个不少地带到广宗!”
刘备点头,最后看向典韦和牛憨:
“恶来,四弟,随我星夜出发!”
“喏!”
命令既下,军营瞬间开始整备。
不到一刻,四百轻骑已集结完毕,只待出发。
就在部队即将开拔之际,忽闻一阵急促马蹄声自远而近。
但见一队骑兵卷尘而来,当先一人身披玄甲,目光锐利,正是骑都尉曹操。
“玄德留步!”曹操勒住战马,声音清亮。
刘备闻声转身,见是曹操,连忙迎上:“孟德兄何以至此?”
曹操飞身下马,一把拉住刘备的手臂,目光扫过正在列队的军队,语气凝重:
“我方才听闻皇甫将军准你北返广宗?玄德,此事当真?”
“军情紧急,确是如此。”刘备点头,“卢师被囚,广宗局势危急,备不得不速返。”
曹操眉头紧锁,压低声音:
“玄德可知此番北返,是何等凶险?自长社至巨鹿,千里之遥,黄巾溃军遍布豫兖冀三州,沿途险阻重重!”
“你方才经历大战,士卒疲惫,这般长途奔袭,无异于以疲师犯险地!”
他环视四周,目光扫过牛憨、典韦等人,继续道:
“更何况,董卓其人……骄悍难制,你持皇甫将军之令前往,他未必心服。外有强敌,内有掣肘,此行恐是九死一生!”
刘备迎着曹操关切的目光,心中暖流涌动,却仍坚定道:
“孟德兄所言,备岂能不知?然卢师有难,广宗事关国运,备若畏险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