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用过膳后,李世民在长孙耳边轻声耳语了几句,就离开了立政殿,去了其他妃子那边过夜。
李世民走后,大殿中的气氛瞬间又变得更加和谐了。
长乐眼珠一转,凑到长孙身边问道。
“母后,母后,父皇跟你说了什么?”
长孙瞪了长乐一眼,这丫头最近愈发没规矩了。
“跟你没关系,问什么,没规矩。”
长孙又看向襄城。
“襄城,这几日趁着你还在宫中,多教导一下你这些妹妹,你离开以后母后有些疏于教导了,长乐她们现在愈发没规矩了。”
“是,母后。”
长乐不满道:“怎么跟我没关系啦,我外甥和外甥女那么可爱,我想找初禾玩,她可有意思了。
而且襄城姐姐告诉我,那珠子是姐夫自己做的,襄城姐姐已经答应我了,让姐夫给我做一堆珠子,做一个拳头那么大的珠子!”
长孙推开长乐凑在自己身边的脑袋。
“不知羞!”
长孙看向嘴角带笑的襄城,也是轻笑道。
“好事多磨,你父皇刚刚跟母后说,这件事他已经决定不再追究了。
但是呢,你暂时还不能出宫,你父皇准备先见一见你夫君,了解一下对方人到底如何。
而且你夫君也需要先入朝为官,你父皇准备给他授爵位,至于功劳,玄武门的事情,还有炸药,这都是现成的功劳。
然后再给你夫君名正言顺的尚公主,这样朝堂民间的闲言碎语也会少一些,哪怕一些人知道真相,但是皇家的脸面还是要的。
私相授受,可能你不在意皇家给你的荣华富贵,但你父皇的颜面总是要照顾到的。”
襄城终于从长孙这边听到了自己想要的回答,顿时喜极而泣,跪倒在地,大礼参拜长孙。
“襄城谢过母后,谢过父皇。”
长孙把襄城搀扶起来,笑着说道。
“你父皇这次为了你,可是做了不少让步,你那夫君也是争气,若没有玄武门的事情,恐怕此事还有待商酌。”
拿着望远镜到处看到长乐,笑嘻嘻的说道。
“说到底还是襄城姐姐的眼光好!”
“臭丫头,就你会说话。”
“哈哈哈。”
——(我是分割线。)
张家村。
在张怀安阐述了蝗灾的事情不在一时之功,而且承远已经告诉了李二最好的解决办法。
在父子三人的盛情邀请下,孙思邈终于决定今晚暂时在张家休息一晚。
张怀安在厨房忙活晚饭,孙思邈就坐在灶台前的一张小板凳上,帮着烧火。
张怀安家的灶台与其余人家不同,是张怀安根据后世农村灶台自己砌成的,一前一后,有两口锅。
前面那口锅火大,适合炒菜,后边一口锅火稳,更适合炖粥,炖汤。
张怀安往后边的锅中添水,加入精米,然后盖上锅盖,开始处理村长遣人送来的虎肉。
张怀安回头看着坐在灶台前面蹲着的小老头,双眼盯着灶台口那不断飘忽的火焰,不知在想些什么。
“孙道长,能让您给我烧火,这估计是全大唐头一份吧?”
孙思邈不知道到哪里的思绪,被张怀安的话拉了回来。
“老道难道就不需要吃饭吗?”
张怀安用手掰断老虎肋骨,然后再用刀切成小块,老虎肋骨足有成年人手腕粗细,根本就不是刀能砍开的。
张怀安继续跟老道开着玩笑。
“是吗?这天底下多少百姓给您立了生祠,我以为您老早就成了真神仙了,不用吃饭了。”
孙思邈嘴角扯动了一下,知道张怀安是想让自己开心一些,但还是毫不客气的骂道。
“滚蛋,少扯闲。”
“您啊,太过忧国忧民了,您比李世民都在乎那些百姓,您是最好的大夫,难道不清楚忧虑过度伤身的道理?”
孙思邈往灶台中添了一根柴,叹气道。
“你可知这天下每天有多少人在遭受病痛折磨,而且马上还要有蝗灾,到时候一定会饿死很多人,夏季多发瘟疫,你确定你那办法真的可行?李世民会接受你的建议?”
张怀安把切好的虎肉放进锅中焯水,顺口回答老道的问题。
“这是现在最好的办法,起码大唐现在是没有其他方法消灭蝗灾的。”
“可是百姓愚昧,认为蝗虫是天灾,未必所有人都敢去抓蝗虫的。”
“您啊,太小看饥饿了,人饿急了别说蝗虫,人吃人的场景,我没见过,难道您没见过?”
张怀安清楚,孙思邈是个忧国忧民的性子,而且是从隋朝活到了现在,隋炀帝不把百姓当人看,他担心李世民万一也是这样的性子,那遭难恐怕只有百姓。
张怀安把虎肉捞出,洗净,拿出一块放在一边,其余的放在盆中备用。
张怀安把前面那口锅中的水全部舀出,老道可能是经常煎药的缘故,对火候掌握的很好。
张怀安往锅中倒了一些猪油,然后撒了一些白糖,看的老道直咧嘴,不过下一刻张怀安又往锅中撒了一些八角桂皮,老道“蹭”的一下站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