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 第36章 明清的窒息:做大,等于找死!

第36章 明清的窒息:做大,等于找死!(1 / 2)

天幕之上,宋元时期那幅流光溢彩的繁华市井图,如同被一只无形大手抹去,梦幻泡影般破碎。

取而代之的,是压抑而沉重的暗色调。

画面的背景,是巍峨的南京紫禁城。一个身着龙袍,面容坚毅而充满猜疑的皇帝,正冷冷地注视着他的帝国。

【如果说,唐宋元时期,是对商业的“驯服”与“利用”。】

【那么,在最后的两个封建王朝——明与清,这道千年枷锁,被收缩到了极致。】

【对商人的打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也彻底浇灭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最后一丝火花。】

【明:洪武皇帝的铁腕回归】

奉天殿内,朱元璋的呼吸陡然粗重了几分。

作为一位农民出身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对商人阶层,抱有天然的、深入骨髓的警惕与厌恶。

他将蒙元末年豪商巨贾的奢靡与官商勾结的**,视为天下大乱的根源之一。

因此,在他建立大明之后,便以雷霆手段,重新拾起了秦汉时期“重农抑商”的严酷政策,并将其推向了新的高度。

画面流转,江南首富沈万三的身影出现。他珠光宝气,气度不凡,甚至豪掷千金,出资帮助朱元璋修建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墙。

然而下一刻,画面中的他已是家财散尽,身着囚衣,被官兵押解着,踏上流放云南的漫漫长路。

天幕中,传来一个冰冷的声音,正是朱元璋自己。

【“匹夫犒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

奉天殿内,朱元璋本人看着天幕,非但没有半分悔意,反而重重哼了一声。

咱就是这么想的!一个商人,钱多到能犒劳咱的军队,这不是乱民是什么?这不是潜在的威胁是什么?不杀,留着过年吗?

大唐,太极殿。

李世民看得眉头紧锁,他无法理解。魏征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在他看来,民是水,士族是水,什么时候一介富商,也能被视为倾覆国家的洪水猛兽了?

这已经不是抑商,这是仇商!

大宋,垂拱殿。

赵匡胤更是看得直摇头。他杯酒释兵权,靠的就是拿钱养着那些骄兵悍将,国库的大头可都指望着商税。这要是把会下金蛋的鸡都给杀了,拿什么养兵?

“这朱家皇帝,忒狠了些。”他低声自语。

天幕继续展示着朱元璋为大明精心打造的制度枷锁。

一、【户籍固化】

画面里,一个农家少年骨瘦如柴,望着远处城镇的方向,眼里全是渴望。他想去当个学徒,哪怕只是吃口饱饭。

可里甲长像拎小鸡一样把他揪了回来,厉声呵斥。他的户籍是“农户”,他爹是农户,他爷爷是农户,他就得一辈子跟土地耗死在一起。

【朱元璋建立的卫所、匠户、农户等世袭制度,将全国人民死死地钉在了各自的职业和土地上。这比以往任何朝代都更严格,彻底扼杀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二、【海禁】

一艘足以远航的巨大海船,在岸边被官兵浇上火油,付之一炬。熊熊烈焰,将天空都映成了绝望的红色。

【“片板不许下海”】

【为了防范倭寇和张士诚等海上残余势力,朱元璋颁布了中国历史上最严厉的海禁政策。】

【这道命令,与百年后英国颁布的,旨在争夺世界市场的《航海条例》,形成了历史最讽刺的对比。】

【一个,是将世界关在门外。】

【另一个,是要将世界揽入怀中。】

【这不仅仅是关闭了海外贸易,更是从思想上,斩断了一个民族的海洋性格,让整个国家变成了内向、封闭的大陆帝国。】

永乐朝。

朱棣的拳头在龙椅的扶手上捏得咯咯作响。

他想起了自己引以为傲的郑和舰队,那七下西洋的万丈豪情。他曾有机会扭转这一切,可他没有!舰队归来后,那该死的海禁政策依然被他的子孙严格执行。

他亲手打开了一扇窗,却又在窥见世界的壮丽后,转身亲手将大门死死锁上。

三、【重税盘剥】

画面转至明朝中后期,一座生意兴隆的矿场,很快便引来了不速之客。

几名面色阴柔的太监,带着一队官兵,在矿场设立税卡,巧立名目,什么“矿监税”、“过路银”、“孝敬钱”,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矿主从一开始的卑躬屈膝,到最后的绝望反抗,最终被活活逼到破产,矿场也被迫关闭。

【明朝对商业征收繁重的税赋,尤其是万历年间,派出太监充当税监,四处搜刮,更是对民间工商业进行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这种竭泽而渔的掠夺,让商人们形成了一种共识:做大,等于找死。】

天幕的色调,变得更加灰暗。

清朝的皇帝们,出现在画面中,他们的表情严肃而自负。

【入主中原的满清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少数民族的统治,几乎全盘继承了明朝的制度与思想,并将其执行得更为彻底。】

【“闭关锁国”,成为了基本国策。】

画面中,广州港口,十三行的商馆

最新小说: 美貌第一战力第一,全星际跪吻她靴 生育值0?退婚后被顶级雄性痴缠 我是修士,狂点怎么了? 人在隋唐,家兄宇文成都 末日序列车队:我能升级物资 神豪:我是高冷系男神 我的攻略怎么总提前剧透 从换道侣开始无敌仙路 不是,你真的会推理啊! 蒙冤入狱服刑,一日作案十八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