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此刻的突厥各部已经没有了先前的淡定和自信,反倒是神色无比凝重。
只见一名部落首领沉声道:
“我们太低估了隋国,现在塔兰图都死在隋军手中,我们真的还要继续打下去吗?”
原本对于各部首领来说,他们是想要借助这个机会,在与大隋的战斗中提高自己的声望和地位,为争取可汗位做准备。
结果现在,他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成果,反倒是不断损兵折将,自然是萌生退意。
但是在众人前方,铁勒部首领却是神色肃然,他认真的说道:
“就算隋国的实力确实比我们想的强大,我们也不能轻易放弃。
因为现在这场战斗,关系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更是我突厥的声望。
我们的可汗都被隋人带走了,我们却无动于衷,等这个消息传出去,我突厥必然沦为漠北的笑柄。”
当各部首领听到这话,顿时哑口无言,不知该如何反驳。
就这样,铁勒部首领继续道:
“现如今,我们不说彻底击败隋军,也得想办法将可汗救出来。”
或许他们并不在意咄世吉的生死,但他们必须维护突厥的颜面,这是突厥震慑漠北草原的关键所在。
看到铁勒部首领如此坚定的模样,另一个部落首领郑重道:
“这样说倒也没错,那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救出可汗,后方的隋军还在步步紧逼,听说连隋国皇帝都来了,我们没有太多时间。”
至此,各部首领达成一致,他们不准备和隋国死磕,而是先想办法将咄世吉救出来。
等到成功之后,他们便可直接逃入漠北深处,就算隋国兵强马壮,实力强大,也没有任何意义。
正如当年那场大战,他们也是被隋国击败,可他们并未被覆灭,而是在多年蛰伏后再度崛起,突厥仍旧是漠北的霸主。
念及此处,这些突厥首领多少有些唏嘘。明明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们是想要主动出击,杀进隋国报仇雪恨。
怎么就变成现在这般模样了呢?
但现实如何,不管他们作何想法,也都无法改变。
他们必须抓紧时间,救出咄世吉才行。
——
北平府精锐大营。
罗艺看着手中圣旨,眼中浮现一抹喜色,随即颔首说道:
“宇文太守,陛下有答复了,他同意了我们的提议,令宇文成都领兵进攻突厥西侧,一同歼灭突厥之众。”
不管罗艺对朝廷有什么意见,如今能够重创乃至于覆灭突厥,他都有些迫不及待。
镇守北平府的这些年,罗艺没少和突厥交手。双方仇怨不在少数,现在终于能够报仇,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当宇文成惠听得此言,亦是心中一动,他等这一刻也很久了。
对于宇文成惠来说,立功反而是其次,杀敌收获经验才是关键。
就这样,宇文成惠正色拱手道:
“既然陛下已经决意用兵,那接下来该如何行动,就请北平府吩咐吧。
在下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请王爷让在下去最危险的地方。”
“哈哈哈。”
罗艺闻言,不由得颔首而笑道:
“宇文太守不愧是宇文成都的弟弟,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既然宇文太守有如此决心,那本王也不客气了。本王有意让宇文太守为先锋,领兵正面强攻突厥,宇文太守意下如何?”
这个问题当然不需要犹豫,宇文成惠很快答道:
“那自然再好不过,如今我大隋出兵漠北,必然让突厥付出代价。”
“好,那此事就说定了,本王会再从北平府精锐中调拨两万兵马给宇文太守。
到时候,宇文太守正面强攻,本王则是领兵侧面包夹。至于另一路兵马,那就要看宇文成都什么时候抵达了。”
罗艺侃侃而谈,描述着自己的计划。
他之所以派人联系杨广,而非主动出击,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如今突厥,虽然接连战败,损失惨重,却没到穷途末路,仍旧有着一战之力,不容小觑。
如果罗艺单独出击,能不能赢是一回事,就算是赢了,恐怕也是损失惨重。
至于另一方面,那就是罗艺麾下兵马,不足以将突厥大军一网打尽。唯有等杨广调兵前来,才能将突厥尽数拿下。
就算有人侥幸逃脱,也改变不了大局。
一切就绪,罗艺立刻抽调两万兵马,交给宇文成惠统领。
罗艺相信以宇文成惠的能力,统领这些兵马不在话下。
毕竟,先前宇文成惠可是带着五千人,就敢深入突厥之地,并且杀入突厥王庭,生擒突厥可汗,还安然脱身的存在啊。
不管这其中,宇文成惠用了什么手段,他能活着站在这里,已经足以说明实力。
所以在罗艺看来,他将这些兵马交给宇文成惠统领,并非是冒险,而是给这些将士建功立业的机会。
如今的北平府,无人能够与宇文成惠相提并论。
只能看罗成的天赋,未来能不能追上宇文成惠,拥有与之媲美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