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八十一章
在一家人齐心协力下,城东的那块荒地已经开垦出来了,只是错过了种稻的时节,这一季先种上大麦过渡一下。
至于苏轼说的那五间书房,这是个大工程,所需木材和土坯就不在少数,苏迈和王适兄弟每天都要去山上伐木,将砍好的木材运下山来炮制成栋梁,还要去挖土、打土坯、晒土坯,烧青砖,烧瓦片,并非一日之工可以完成的。家里每个人都有活计。
可圆娘的事儿一直是压在苏轼心头的石头,总让他有些不安。这日,他安排好了家里的事儿,便携圆娘渡江南下,去积潭山寻了元。苏轼支了一只竹筏,左右划动木桨,圆娘第一次在长江里坐竹筏,简直胆战心惊!
她踏上竹筏就双腿发软,死死的蹲在苏轼身后不敢动弹,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江中鱼。
苏轼笑道:“怎生这样胆小?无妨,师父会游泳,你若掉下去师父也能把你捞起来。”
圆娘缩成一团,不住的摇头。
她其实是有被淹的经历的,前世她约摸三四岁的时候,跟着大孩子们去池塘里玩耍,就在水边捉蝌蚪,然后脚下一滑,瞬间滑向水的深处,连挣扎呼喊都来不及。
夏天的水面暖洋洋的,深处的水却十分阴冷,她的口鼻和耳朵被灌了许多凉水,几乎瞬间失去了意识。
万幸池塘边有通水性的妇人在钓鱼,见有人替她呼喊,忙下水捞人。因为在水里着了凉,她当天就发起了高烧,一烧烧了好几天,等她醒来就变得文绉绉的,莫名学会许多古诗词。
苏轼见圆娘缩成一团,是真的在害怕,也就没再逗她,划桨的速度却是更快了。
辰哥儿在岸上大喊“爹爹,你到底行不行啊!要不你稍上我,咱俩轮替着划。”
苏轼紧绷着脸,怒道“赶紧回去打坯!我怎么不行啦?别来添乱。”辰哥儿又对圆娘喊道“圆妹,你想不想我跟着?”圆娘回过神来,一边战战兢兢一边提声回道“王夫子那边更需要你,我和师父去去就回。”
辰哥儿又道:“那老和尚脾气古怪,他若欺负你怎么办?还记得夫子教我们的拳脚功夫吗?你尽可以全都招呼上,你打不过记得回来找我,我替你打。”替你打…你打………江面上回荡着少年清越的喊声。宛娘叉腰道“二哥,圆娘只是随伯父访友了,又不是上战场了,至于这么…嗯,这么暴力嘛?!”
辰哥儿苦恼道:“哎,你不懂,圆妹性子软绵,我怕她吃亏,那老和尚和爹爹对喷,爹爹是喷不过他的,言语上说不过,略懂一点拳脚功夫也是好的。”宛娘眼睛一转,深吸一口气道“好吧,你说得也对!”话虽如此,辰哥儿依旧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爹爹这次急匆匆的带了圆娘出去,不像普通访友的模样,显然是藏了什么事?只是爹爹三缄其口,圆娘也是闭口不言,他自己在这里百思不得其解,心里直痒痒,猜来猜去也猜不出是什么事。
圆娘不知辰哥儿心里所想,她见师父将竹筏稳稳的停在一座山下,这才鼓足勇气站起身来,搭着师父的手就跳到了岸边。苏轼在前面引路,一条蜿蜒的石阶顺山而上,石阶坑坑洼洼的并不平整,显然是有些年头了。
圆娘气喘吁吁爬了半响才来到一处寺庙门前,她抬眸一看,呆了!承天寺!
对!这个地儿!就是这个地儿!因师父而闻名千载的承天寺!!师父还曾夜游过!不仅夜游!还要写文!不过现在张怀民还没被贬过来!苏轼见她震惊的模样,敛眸道“认识?”
圆娘连忙摆手道“不……不认识!不过,也快认识了!”苏轼以为圆娘说的是马上进寺拜访了元之事,也就没有深想,抬步进了寺庙。
圆娘紧随其后,哇!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承天寺!!怎…怎么这么破旧啊?一副年久失修的模样。
苏轼见状,调侃道:“原先寺里还没有这么窘迫,被个老和尚给吃喝穷了。”这一听就是玩笑话,圆娘并不信的。
在僧人的引领下,苏轼带着圆娘大摇大摆的走进一处禅院,苏轼朗笑道:“秃驴何在?”
里面传来一道金相玉质的声音“东坡吃草。”圆娘偷笑,看来民间段子也不全然是胡编的。苏轼突然嗅了嗅,压低声音对圆娘说道“我怎么闻到一股炖鱼的香味?”圆娘悄悄点头道:“是有!”
苏轼笑道“嘘,且看我诈这老和尚一诈。”苏轼推开禅房的门,巡视一圈,没看到什么鱼?只见一处法器底下在冒热乎气,苏轼轻咳一声,问道“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一句是什么?”“积善之家庆有余。"那人回道。
苏轼敲了敲桌子道“磬里有鱼就把鱼拿出来呀。”那人捏了捏眉心,叹道“苏子瞻,你是狗吗?闻着味儿就来了。”苏轼笑道“有福同享嘛。”
圆娘在师父插科打诨之际,她仔细观察了一下坐在佛案后面的僧人。一袭石青色僧衣松松垮垮的挂在他的身上,显出几分不羁,他的僧鞋湿着却不见尘土,虽然与苏轼打机锋打了好几个来回,眼睛却是亮亮的,有老友到访的喜悦。
他们一口一个老和尚老秃驴的,圆娘却并未见其人有多老,甚至她看不出这人的具体年纪,因为他身上的气质极为特殊,像山岳一样沉稳,脸却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