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重。一旦开战,恐百姓遭殃,还望陛下三思!”
李世民脸色阴沉,不为所动:“无忌,你不必多言。他既敢公然抗旨,拥兵自重,朕就绝不能姑息!若不将其彻底制服,我大唐的江山还如何稳固?”
魏征也上前一步,恳切地说:“陛下,臣理解陛下的怒火,但此时出兵洛阳,天下人会如何看待陛下?太子虽有错,但他曾有大功,如今贸然兴兵,恐寒了天下人的心。”
李世民眉头紧皱,目光如炬:“魏卿,朕也不愿轻易动兵。可太子如此行径,已无回头之意。若不武力镇压,何以震慑天下?”
房玄龄拱手道:“陛下,臣以为此时攻打洛阳,后勤补给是个大问题。洛阳地处中原,四通八达,若战事拖延,粮草转运困难,恐影响军心。”
李世民沉思片刻,说道:“此事朕已有考虑。朕会命户部尽快筹备粮草,兵部调度军马,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李靖抱拳道:“陛下,臣愿领兵出征,但臣也恳请陛下,在出兵前再发诏书,晓谕太子,若他能迷途知返,放下兵权,可从轻发落,如此也能避免生灵涂炭。”
李世民微微点头:“李卿所言有理。可先拟诏书送往洛阳,若他依旧执迷不悟,朕绝不留情!”
尚书左丞狄孝绪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陛下,臣建议在筹备军事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朝堂与民间的舆情。此时人心惶惶,若不加以安抚,恐生变故。”
李世民点头道:“此事就交由你和长孙无忌一同负责,务必稳定朝堂与民间的局势。”
鸿胪寺卿韦挺接着进言:“陛下,如今局势复杂,周边藩国或许会趁机窥探我大唐虚实。臣建议加强边境防御,以防外敌入侵。”
李世民目光坚定:“下诏。即刻传令边境守军,加强戒备,若有异动,立刻回报。”
刑部尚书张亮向前踏出一步,抱拳道:“陛下,臣定会全力配合清查太子党羽之事,确保后方安稳,不给太子可乘之机。”
尚书左丞狄孝绪面色有些难看,因为他有个儿子就在东宫。
太常卿萧瑀微微躬身,缓缓说道:“陛下,无论战事如何,皇室的体面与威严不可损。臣建议在出兵期间,举行一些祭祀与庆典活动,以安民心,彰显皇室的威严。”
李世民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道:“萧卿所言不无道理。此事容朕再仔细思量,待出兵事宜安排妥当后,便着手筹备。”
此时,殿外天色渐暗,夕阳的余晖透过殿门洒在大殿的地面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到明日早朝之际,废黜太子的诏书就会传告天下。
大唐即将面临一场残酷的内战,而这场战争的胜负,将深刻影响着大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