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民心(1 / 4)

第169章安抚民心

刑部章大人前脚出城,后脚薛理令人贴出告示,皇恩浩荡,自即日起庐州府受理冤假错案,因庐州官吏失去田地房屋的百姓可到官府登记,一经查实即刻归还!

原先薛理想把“钱财"写进去,可是这种事无法证明,很容易浑水摸鱼,不像土地可以通过田赋查到源头,是以告示上只写田地房屋。庐州府被查,章大人一行又带着官吏贪污所得返京,以至于城中五品的刑部郎中薛理最大,薛理便坐镇公堂受理冤假错额,他的两位同僚一个登记土地一个登记房屋,各县从旁协助!

查了半个多月,“庐州案”涉及的土地和宅院返还一半。晚上,薛理和两个同僚在府衙用饭,同僚一问:“剩下那些房屋和土地都是无主的?”

薛理:“也许有主。只是经不起核查,不敢出面认领。”同僚二:“那就充公?”

薛理微微摇头:“庐州知府一家恶事做尽,导致此地人心涣散,若不趁机安抚,没了安王日后也会有人揭竿而起。明日令各地把无房无地的贫民统计出来,这些地和房屋全部分下去。”

二人和薛理初到庐州那几日,莫说底层百姓,商户和巡城衙役都忍不住埋怨当官的,埋怨朝廷对庐州不管不问。

是以二人闻言深以为然。

同僚一问:“怎么分?”

薛理:“就近原则。倘若不能一人一亩,那就一户一亩,亦或者一人半亩。那些大宅子,一家一到两间。重新登记造册,以前的房契地契全部作废!”二人明白。

京官在此,房主不敢出面。一旦他们走了,这些人必然仗着宗族势力或者家中人多把房屋田地抢回去。

翌日上午,薛理的两个同僚令人通知各县父母官。庐州城中菜市口的血还没干,因此各地父母官不敢弄虚作假,也不敢有丝毫懈怠,短短五日就把无房且无地的贫民统计出来。待到三月上旬,“庐州案”和"安王案”查抄上来的房屋和土地只剩三处和不足百亩。

就在这时,“灭门案”受害者的侄子找到知府衙门,请求归还受害者的田地房屋以及铺面。

薛理出来询问:“你知道不知道庐州知府抓的几人并非凶手?”受害者侄子下意识说"知道”。

薛理又问,“案发后你在什么地方?为何不曾上京请求三法司严查?若非刑部发现案件不对令人核实,谁为死者沉冤昭雪?”受害者侄子结结巴巴地表示当日惧怕知府权势不敢上京。薛理:“原来如此!可惜日前你伯父托梦给本官,他的田地钱财悉数充公,铺面卖了为其买块墓地置办棺木,厚葬其一家老小!”受害者侄子脱口道:“不可能!”

薛理:“难道你伯父不曾给你托梦,请你为他伸冤?”死者侄子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反驳,又不敢怒斥薛理一派胡言。薛理令衙役送他出去。

新提上来的刀笔吏是庐州本地人,对死者一家较为同情,事发时也曾留意过死者亲属情况,“大人,这人以前从未出现过。案发之初只有死者的岳父岳母曾来闹过。”

薛理:“以前他们为了自保忍气吞声,如今就别想坐享其成!受害者的铺面还在?”

刀笔吏点头:“不止他一家,知府一-前知府和安王的铺面都在。”薛理:“明日卖掉。剩下的三块地,留出一块厚葬这些冤死的百姓。余下的钱,用来修墙挖河架桥铺路!”

刀笔吏闻言很是高兴,当天下午就把此事安排下去。余下两处民房和近百亩土地由薛理做主送给各地县衙,但令县衙把两处房屋改成学堂。

庐州各县父母官早已打听到薛理是那个敢打宰辅和尚书的薛探花。面对这样的刺头,且有皇帝和太子撑腰的刺头,各地父母官非但不敢抱怨没钱请先生,还要伏低做小地请薛理为学堂提名。

薛理一向没眼力见儿,此时也一样,房屋属于某某村或者某某县,就在上面写下"某某书院”。

薛理和两个同僚又在庐州呆了近半个月才得以把庐州府政务交出去。翌日清晨,三人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离开。此时,城中一家不起眼的饭馆开业,门前出现两队人,一队噼里啪啦放炮竹,一队敲锣打鼓来贺喜。

可是饭馆东家没有请这些人。毕竞是两间店面的小馆子,不值得大操大办。饭馆东家四处询问这些人是谁请的,问了半天没问出来,薛理的样子浮现在眼前,饭馆东家有个不好的预感,跑到知府衙门一打听,薛大人出城了!这位饭馆东家不是旁人,是帮薛理送信的两人之一。另一人拿到林知了给的食宿费在城外买房。这位在城里买两间店面。做饭的厨子自然是他的几个兄弟,也是给薛理做十多天饭的几人。

饭馆东家跑到饭馆把此事告诉他的兄弟们,帮助过薛理的几位江湖好汉难以置信,连声询问:“什么时候?新知府来了?”饭馆东家:“新知府是昨天下午到的。薛大人是今早走的。”有人很是懊恼:“一直觉得薛大人公务繁忙不好意思打扰他。早知道这样,我应该去给薛大人当护卫!也不至于他出城了我们才知道。”饭馆东家:“薛大人离京几个月担心家里吧。好在我们知道仁和楼在什么地方,日后有机会到京师再去拜见薛大人。”此时得以沉冤昭雪的百姓也打算等薛大

最新小说: 天理协议 铁匠烽烟 大明:陛下,该喝药了! 重生嫡女:权倾天下 佟贵妃只想修仙 年代:母亲返城当天,我选择上山 我能洞察万物信息 诸天领主 异界之恋,犟种雄主和他的 碎骨堕仙,从乱葬岗爬起杀回九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