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怎么不说他人有问题!
内侍暗暗劝自己别跟无理取闹的人一般见识:“奴婢把人叫进来?”皇帝不耐烦地点点头,转身看到水杯空着就想发火,机灵的宫女立刻倒茶,又把瓜果放到他左手边。
皇帝顿时感到窝火,看到少府等人也没有好脸色:“什么事都找朕,朕要你们有什么用?"接下来一句就是令少府监闭门思过!少府监面无血色。
皇帝没好气地问:“等朕请你?”
少府监不敢有一丝犹豫,迅速离开。
四皇子看到少府监惶恐的样子心心里发虚:“父皇一一”皇帝:“你出去一趟只是把人带过来?这点小事用得着你出面?”四皇子不敢开口。
皇帝看向身着短衣的男子:“你是厨子?”“回陛下,草民原先在御膳房,如今是丰庆楼厨房管事。"随即厨房管事又说他姓氏名谁,祖籍何处,何时到御膳房,何时出宫。没等他说完,皇帝就叫停,他不想知道这些,也没有必要知道,“你说还是他说?”
厨房管事:“草民只求换掉掌柜!”
皇帝:“抓贼还要见赃。你什么都不说,朕凭什么换掉掌柜的?"1厨房管事:“陛下也可以不换。"<2
四皇子忍不住说:“父皇,你看一一”
“你来?"皇帝打断。
四皇子闭嘴。
皇帝叹了一口气,“你倒是不怕朕砍了你!”厨子自然怕死。可大丈夫生于天地间活的宛如畜生,还不如死了干净!皇帝发现此话并没有令厨子退缩,越发笃定他是被逼无奈,便转向掌柜:“他一个人闹事,定是他的错。所有人同时停工,就是你的错!”掌柜的直呼冤枉,他一直尽心尽责,自从接管丰庆楼,三年他瘦了十斤!皇帝看向他表外甥:“这么大的事不可能事先没有一点风声。王慕卿,把你知道的事说出来!”
王慕卿:“不巧,臣上次去丰庆楼还是去年中秋节第二天。”皇帝不信:“这几个月你没有去过丰庆楼?”“臣不爱听咿咿呀呀,琴瑟琵琶,嫌吵。吃腻了家里的饭菜就去仁和楼。仁和楼的大鱼大肉吃起来抗饿,也有力气巡逻,很适合金吾卫。"王慕卿所言非虚,“丰庆楼清汤寡水的菜肴适合一坐就是一整日的文人墨客。”皇帝看向掌柜的:“你仍然坚持自己没做错?”掌柜的跪地求陛下明察。
皇帝转向厨房管事:“朕再给你一次机会!”管事下意识看一眼掌柜的,眼里的厌恶不加掩饰:“草民只求换掉掌柜!”皇帝打量一番二人,是不是有什么事不方便叫掌柜的听见。皇帝沉吟片刻:“今日过节,丰庆楼想必很忙。掌柜先回去,过了今日再说。”掌柜的下意识看厨房管事。
皇帝冷着脸问:“没听清楚?朕叫你先回去!”掌柜的立刻告退。
皇帝等他走远就说:“人走了,说吧。”
厨房管事不由得看一下四皇子。
皇帝:“今天的事他敢说出去,朕打断他的腿!”四皇子瞬时想起被挑断脚筋的二皇子,不由得打个哆嗦。厨房管事看到四皇子害怕,放心下来:“此事说来话长。”丰庆楼不止卖菜,在城外还有个酒坊,每月税收就有上千两。酒菜收入加一起,每月净收益最少万贯。
看在钱的份上,皇帝十分有耐心:“慢慢说。”管事从掌柜的第一天到丰庆楼说起。一直说到今天上午掌柜的数落洗菜工。期间厨房管事没提仁和楼和林知了,也没有提他想去仁和楼做事。皇帝可是比谁都会心疼为他做事的人。
哪怕削减公费开支,满朝文武也不敢抱怨俸禄不够用。只因除了俸禄和在职补贴,皇帝最穷的时候都不曾断了天下官吏的油盐米面茶等补贴。皇帝佩服丰庆楼众人,竞然可以忍到今日。如果是他前年这个时候就撂挑子不干了!
四皇子又忍不住说:“钱少了你们抱怨,以前钱多的时候怎么没见你们嫌多?”
皇帝抬头:“你闭嘴!”
四皇子不明白,他爹为何胳膊肘子往外拐:“父皇一一”“这是钱的事?"皇帝头疼,长得挺机灵,脑子里装的什么玩意!四皇子脱口道:"他就是想加薪!”
王慕卿这一刻终于明白,皇帝为何复立太子。太子虽笨,好在能听懂人话。
那日在仁和楼用饭,王慕卿就发现,无论他们聊名将还是谈文人,太子都知道其家世背景生平事迹。说明书没白读。只是有点不会学以致用。不过太子能明辨是非就够了。
对外有兵部和枢密院,对内有薛理等文官。王慕卿不由得开口:“四殿下,你还是少说两句吧。”四皇子:“你说!”
王慕卿看着厨房管事:“是不是希望林掌柜接管丰庆楼?”厨房管事愣了一瞬,没想到被看出来:“草民不敢!”皇帝听出他言外之意,不是不想,“仁和楼的林掌柜吗?她去了丰庆楼,仁和楼交给谁?”
四皇子不希望丰庆楼也落入太子手中:“父皇,儿臣听说林掌柜和薛大人成亲多年一直膝下空虚,定是林掌柜平日繁忙顾不上。林掌柜再接管丰庆楼,薛大人怕是要抱憾终身。”
王慕卿想翻白眼。
丰庆楼的伙计和厨子又不是刚出宫的新人需要林知了一一调/教,她怎么就忙不过来!
王慕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