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殿下此言在理。陛下,不如把丰庆楼交给四殿下打理。”皇帝惊到无语,看看表外甥又看看儿子,不可置信地问:“交给他?明年今日就是丰庆楼的忌日!"<2
四皇子不服:“父皇一一”
皇帝不想再看到他犯蠢,“去把太子找来!”四皇子:“父皇!京师那么多男儿,为何执意用一名女子?不明真相的百姓一定认为朝中无人可用!”
皇帝:“交给你?”
四皇子想说好,他大不了找几个军师。然而没等他开口就听到,皇帝叫他立军令状!
此话把四皇子吓到。
皇帝神色不耐烦:“还不去?”
四皇子嘟嘟囔囔叫人备车。
厨房管事:“陛下,朝中应该有人会打理酒楼。”皇帝身边的内侍心心说,我可以。可惜咱家懒得接那个烂摊子!再过十来年,他出宫养老,闲着没事倒是可以接管丰庆楼。只是任由那些掌柜的折腾下去,丰庆楼不见得能撑到他出宫。皇帝听到管事的话,朝王慕卿看去。
王慕卿脸色骤变,吓得惊呼:“臣不行!臣,臣都看不懂长兴侯府的账册,如何打理丰庆楼!“怕皇帝不死心,又急急忙忙补充,“薛大人说术业有专攻!像去年查抄长兴侯府,刑部门房都比臣做的好!”皇帝揉揉额角:“虽然薛理年轻气盛爱犯浑,跟个刺猬似的,逮谁扎谁,但是没有辜负太子为他取的表字,通明,通达明理!”王慕卿惊讶:“薛大人的字是太子殿下起的?”皇帝:“他高中那年才二十岁,父亲早逝,也没有祖父叔父,除了太子为他操心,还有谁?你以为朕赏的?”
王慕卿以为是丹阳官学先生取的。
看来太子的书是没白读!
过了约莫两炷香,御花园外响起马蹄声。
王慕卿朝入口处看去,太子翻身下马,急急忙忙进来。皇帝抬抬手免了他的礼,又给内侍使个眼色,内侍搬个圆凳放在皇帝左下方。
太子坐下就说:“父皇,四弟说得在理。林氏只是妇道人家,哪能打理好丰庆楼。"实则不希望林知了接下这么棘手的事。“那是他想接手。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皇帝其实想说,他今天去丰庆楼,明日就能把人全得罪了。儿子在他面前犯蠢就算了,蠢到外面,他丢不起这人!
太子也不希望丰庆楼落入几个弟弟手中,就转向王慕卿。王慕卿再次变脸:“殿下,王氏一门皆武将。除了兵法,别的一概不懂!”太子不能说交给他舅家表兄弟,亦或者太子妃的兄弟,“父皇,儿臣记得八弟的舅舅在西市有几间铺子一一”
皇帝微微抬手。
太子把后半句咽回去。
皇帝冷笑。
王慕卿见状替皇帝解释:“殿下只知其一!他有一家点心铺子,卖的点心都是仿宫里的。偏偏不舍得放油放糖放馅料,有的味道极好,有的难以下咽。这般小家子气,丰庆楼交到他手上,再出事就不是因为替陛下省钱!”太子知道此事,他妻弟李珩当笑话说过几次,太子才敢提此人。“父皇为何一定要林氏接管丰庆楼?"太子问。皇帝朝厨房管事抬抬下巴。
太子故意问:“你是那个带头闹事的?林氏许了你什么好处?”“林掌柜不认识草民!“厨房管事慌了,“殿下,草民是,是一一”太子:“从实说来!”
管事听到脚步声,眼角余光看到四皇子到跟前。管事担心这个棒槌抢丰庆楼,也不再隐瞒。他先说仁和楼月钱不多,但每月都有赏钱。四皇子不禁开口:“赏钱就是要给他们的月钱!”管事:“以前丰庆楼的洗碗工每月五贯,如今四贯,比仁和楼多一贯。可是仁和楼洗碗工每月的赏钱至少一千五!听说去年有两个月生意极好,赏钱多达三贯!”
四皇子哑口无言。
管事:“陛下,草民不知道怎么说。草民不喜欢吃猪下水。林掌柜时常买一些猪头猪脚猪下水用香料煮,厨子伙计吃饱,还有剩余就叫洗碗工分了。多的时候一人一斤,少的时候一人三四两。这种感觉就是一一”太子:“礼轻情意重?”
管事:“掌柜的心里有我们。”
四皇子低声吐槽:“矫情!”
管事脸色微变。
皇帝抄起桌上的点心砸过去。
四皇子本能闪躲,点心被拍到王慕卿身上,好在他身手矫健,转身躲开。皇帝转向管事:"你也希望丰庆楼掌柜的这样做?”管事:“草民知道人和人不一样,事事效仿林掌柜有些强人所难。上一个掌柜的和他的亲戚们离开后,这个掌柜的能维持原样也很好!”王慕卿:“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怎么可能安安分分维持原样!”皇帝脑海里闪出一个词,但此刻不重要:“林氏去了丰庆楼,仁和楼换个掌柜也不一定是现在这样。"忽然有个主意,“先回去,朕再考虑考虑!”内侍把厨房管事送出去。
皇帝看向太子:“仁和楼非林氏不可?”
仁和楼有皇帝的人,太子不敢胡说八道:“仁和楼无需林氏时刻盯着,可是没了她也不行。”
王慕卿:“陛下,臣听说丰庆楼前店后厨都有管事,想必也无需林掌柜时刻盯着。只是今天发生的事,需要她操心十天半月。”皇帝沉吟片刻:“薛通明也不差十天半月!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