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程曦。
程曦并没有感受到多大的压力,对着夫子说道:“有用就好,您也可以少操一点心了。”
众八卦群众将目光投向了程族长。
族长不负众望,开口问夫子道:“发生了什么,你这是用了程曦什么办法?”
夫子闻言对着族长解释道:“前段时间,我在族学里发现一些不太好的现象。”
“这群孩子不知道哪里学的,说什么讲义气,结果我布置了作文,课业写得慢地说是做不完,让写得快的人替他们写,还说什么好兄弟都是应该的,我是骂也骂过了,罚也罚过了,非要讲究兄弟义气,不肯交代清楚。”
“这群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呢?”
“我说孩子怎么最近睡得都早了,我还以为他描红变快了,结果是抄别人的?”
“这事夫子您是怎么发现的?”有人问道。
“每个人的行文习惯不同,虽然大部分孩子都谈不上什么文风,但是有个别比较明显的,我一看就看出来了,”夫子解释道:“但是我看出来了,那几个孩子还死活不承认,前段时间气得我饭都吃不下。”
夫子这么一说,大家都感同身受,孩子们有时候确实是非常气人的。
“还好程曦教给我一个办法,”夫子说道:“程曦说,出现怀疑的,就说明对方能够帮别人写,所以每天的课业量还是不饱和,给他课业翻倍。”
“对于怀疑抄写的,既然能写完,那么也可以加课业,看看他的底线。”夫子解释道:“两类人课业都增加的情况下,学得好的也来不及做同学的文章了,自然就能看出差别来。”
听到夫子这话,众人连连点头,都觉得程曦这个主意很有道理,大家课业都做不完,看谁还能抄。
“这办法虽然治本,但是对于孩子们的错误行为并没有进行惩罚,短时间内也很难完全遏制住,而且我也没办法知道哪些孩子是抄的、哪些孩子是执笔写的,所以程曦又给我出了第二个主意。”
第二个主意?众人的胃口都被吊起来了。
夫子说道:“程曦说,这些小孩既然是因为要讲义气不愿意供出参与的人员,那么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怎么治?”大家都很好奇。
“就是找到两三个在平时和其他人称兄道弟又给人抄作业的小孩,然后罚他一个人承担所有人的惩罚,只有有人招认自己的错误并且指认一人,才能减轻一份惩罚,”夫子说着就笑了:“这种情况下,认为要讲兄弟义气的小孩不愿意让自己兄弟替自己受过,于是纷纷招认指认。”
众人听着,都面带笑意。
“这惩罚又是什么,为什么全部人都在哭呢?”族长问道。
夫子闻言说:“这就是程曦的第三个好主意了,说这群孩子每天只知道读书,没有吃过苦头,所以以为读书已经很苦了,才会厌学不认真读书,所以我们给的惩罚就是做工和种地,这群孩子是累得哭呢!”
族人听了之后很是惊讶:“做工?种地?我家孩子回家没告诉我啊!”
“是啊,被惩罚没告诉也就算了,怎么都没说自己在种地?”有族人不解,又问族长:“您曾孙也没有告诉过你们吗?”
“这就是程曦的第四个主意了,”夫子说道。
边上的人都麻了:程曦你怎么这么多主意?孩子摊上你也是倒了霉了!
夫子的表达欲正好很旺盛:“第四个主意,就是作为男子汉,不能叫苦叫累,谁先被家里发现干粗活,谁家家长第一个过来,大家就全都嘲笑他没断奶,还会和外面的所有人说他多么不行。”
“这招可真狠啊!”有人偷偷感慨。
“就是,谁不要面子啊?”说话的人偷偷看程曦。
“经过程曦的改进,现在孩子们读书认真多了。”夫子夸赞道。
众人闻言也连忙夸赞程曦。
族长这时候不高兴了,毕竟平时被人簇拥的都是自己的孙子曾孙,自家孩子也聪明,想到办法让其他人信服他,愿意拿他当兄弟,只有这样,才能够有足够的支持者,以后顺利地继承嫡支的族长族老之位,结果现在程曦狠插一脚。
这不是坏了自家子孙屡试不爽的办法吗?
族长家里也不是全部都靠强权的。
不管怎么说,做族长的,又不能养私兵,家里最多几个家丁,要在族里呼风唤雨,那必须要有足够多的人拥护自己。
别管这些人的拥护是为了利益,还是因为害怕族长对自己下手,总之只要是拥护的,族长都照单全收。
只有自己这一方占据绝对的武力值,族长才能够作威作福不怕被族人推翻。
当然,这些为了利益、为了不被孤立对付而来的族人,只是族长势力的外围打手,真正重要的,还是族长从小就培养的“好兄弟们”。
族长的孙子们也试图在族学里面复刻这么一条路。
族长不知道程曦为什么讨厌自己,但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讨厌程曦——因为他当年读书的时候太厉害,以至于影响了自己孙子收小弟。
当年影响,族长是没办法,毕竟程曦在族学基本处于领袖地位,又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