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相处之道也是好的。
她还有几本册子,想着等熙儿出嫁前再交给她不迟。2昨日收到妹妹的信笺,顾宁婉自然欢喜。
她先是温言告诉婆母第二日自己有客到访,并未点明是何人。秦夫人含笑应好,嘱咐她好生待客,全权由她作主。
顾宁熙出门前着了裙装,这一趟拜访并不想惊动太多人,单是来见见她的阿姊。
顾宁婉一早就命心腹管事去正门外等候妹妹,又另行知会了小姑秦滢。甫一踏入阿姊的明瑟院,顾宁熙当先便看到东侧那三间气派的书房,独属于阿姊一人。
秦滢笑着道:“嫂嫂未嫁进来前,我哥哥就让人准备了。”先前在万寿宴上,顾大人与她挑明了身份,又向她致歉。秦滢知晓欺君罪名兹事体大,顾大人无需向她解释的。数年过去,少女情事也慢慢随云散去。
顾宁婉在书房中等着妹妹和小姑,四面通顶的黄花梨书架,整整齐齐摆满了书册。
顾宁熙上下望了许久,阿姊出嫁时,将家中的藏书如数带来。虽说运送不便,但侯府全盘满足了阿姊的心愿,没有多说一字。顾宁熙瞧着满屋典籍汗牛充栋,比阿姊在家中的藏书还添了近一倍。顾宁婉不便多言,秦滢就替自家兄长解释:“都是我哥哥添置的。他不知道嫂嫂喜欢什么样的书,就都备了些。”
“还有从前,我记得有一册书,我哥哥跑了整个京都才找到呢。”那三卷《河东先生集》,正正就摆在顾宁婉案头。顾宁熙有了印象,也笑着看向自家长姊。
顾宁婉故作镇定,给她们二人添茶。
齐国公府人口简单,秦夫人是温和端庄的性子,顾宁婉与年岁相仿的小姑相处得不错。
秦滢的性子已活泼了不少,嫂嫂学识渊博,是哥哥心爱的人,她当然敬着她。
更何况嫂嫂还是顾大人嫡亲的长姐啊,怎能让她不爱屋及乌。从前顾大人对自己的照拂,秦滢一直都铭记于心。虽说不再上朝堂,但顾宁熙未必就得了清闲。御书房中政务依旧繁多,尤其近来因着帝后大婚,各项事务归于一处,有几桩事需由陛下定夺。
立后大典礼部前前后后已筹备了两年,预备得分外隆重。顾宁熙看着户部奏案,为着大典那一日拨付的银两,竞逾万贯钱。她详细核对着名目,确实没有错漏。
如此庞大的一笔开支,虽说国库还算充盈,但未免太过靡费。就算按照立国时礼部拟定的帝后大婚规制,也超出了三成。陆憬笑道:“就娶这一回,逾制些又有何妨?"他同样在看大婚的章程,“况且四方来朝,亦是为扬大晋国威。”
顾宁熙须臾明白过来,大晋定了中原江山,周边小国诸如契丹、薛延陀、回纥仍在观望。他们饱受突厥欺压,只是暂没有实力起兵抗衡。大晋正可给他们吃上一粒定心丸。
再者大晋百姓也需要这样一场盛事,对新生的中原王朝更添几重信心。多方权衡,顾宁熙最终在户部的奏案上批了一个"允"字。她接着取过下一封奏案,蜀地新修的汇丰渠已近完工。日光下,书案后的人全神贯注,专心地看着手中图纸。陆憬凝眸望她,久久未移开目光。
元乐曾告诉他,她害怕。
既为君主,他当然知道何物更能让人安心。从来不是什么指天誓日的承诺。
归根到底,他笑了笑,无外乎是“权"之一字。<3他想让元乐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