撺掇柳五儿捧了给王夫人的贺礼往此间等候。
这倒是省了陈斯远与红玉往返,当下夸赞了二人一嘴,便捧了贺礼往王夫人院儿而去。
却说眼看省亲临近,王夫人与凤姐儿等自是日日忙乱,近来又赶上年关将近,因是忙乱半日,如今方才得闲。
前头又传话说是陈斯远回转,王夫人而今也无心撮合陈斯远与宝钗,只一心想着省亲事宜。不料方才歇息,丫鬟金钏儿便入内回道:“太太,远大爷送贺礼来了。”
因着陈斯远之故,王夫人方才得以夺了两桩好差事,心下自是对陈斯远印象极佳,因是便笑着道:“这个远哥儿,都是自家人,既回来了就先歇息歇息,何日来瞧我不一样?快去请了进来!”
金钏儿应下,须臾便将陈斯远引了进来。
陈斯远规规矩矩见了礼,又将各色贺礼一一奉上。那贺礼比照邢夫人处大差不差,尤其是那一匣子南珠尽显心思,王夫人不见面容愈发和善。
待其落座,王夫人吩咐上了茶点,便嗔怪道:“这一路顶风冒雪、舟车劳顿的,怎么不先歇息歇息,我这处何时来不一样?”
陈斯远便笑道:“太太不知,晚辈此行偶然得了高道点拨,学了一桩强身健体的法门,如今可不似往日那般单弱了。”说着还作怪也似地举了举胳膊。
王夫人拿他当自家子侄,掩口笑着仔细观量,便道:“不错,远哥儿瞧着比往日有些肉了。”
当下又问起金陵情形,陈斯远一一答对,又说王家所送土仪尽数被凤姐儿归拢了,王夫人就道:“凤哥儿方才与我说了,也是难为你,听说足足带了几大车回来?”
可不是!除去陈斯远自个儿采买的,各家送的土仪足足装了四大车。
吃了一盏茶,陈斯远便起身道:“那太太歇息,晚辈须得往姨太太处走一遭。”
王夫人便笑道:“远哥儿这回便省了。”
见陈斯远不解,一旁的大丫鬟金钏儿笑道:“远大爷不知,姨太太领了宝姑娘回老宅过年去了,说是过了初十才回呢。如今东北上客院儿里就留了同贵一个看着门户。”
是了,薛蟠娶了曹家女,薛姨妈与宝钗可不就要去老宅过年?
“原来如此,那晚辈明日打发人往薛家老宅送一趟就是了。”
王夫人笑着颔首,赶忙道:“哥儿快回去歇着吧。”
陈斯远应下,当即告退而去。
待其一走,金钏儿便赶忙将南珠等物一一铺在桌案上让王夫人观量,王夫人看罢笑着赞叹道:“远哥儿有心了,可不好总让小的吃了亏,回头儿等远哥儿过生日你提醒我一嘴,总要给他补上。”
金钏儿应了一声,又笑着道:“远大爷如今可阔气着呢。”
王夫人便想起百草堂每月送来的三、四百银子出息,顿时笑容愈盛。
……………………………………………………
另一边厢,香菱领了两个婆子捧了各色贺礼,先行往凤姐儿处来。
此时凤姐儿方才将陈斯远带来的各家土仪归拢了,方才小憩一会子,丰儿便将香菱引了进来。
凤姐儿笑着纳罕道:“香菱啊,你怎么来了?”
香菱笑着道:“二奶奶,我是代我们大爷给奶奶送贺礼来了。”
凤姐儿顿时掩口笑道:“这话儿怎么说的——”
香菱自打来了陈斯远处,因着陈斯远性情和善,又对她极为宠溺,加之寻见了母亲甄封氏,心下愉悦之下性情愈发开朗,便也学着红玉那般能说会道起来。
于是闻言便笑道:“一则大爷多得二奶奶照拂,逢年节总要走动一番;二则大爷南下,采买了不少苏样好物件儿,总要挑些稀奇的给二奶奶瞧个新鲜。”
凤姐儿啧啧有声,与平儿道:“你瞧瞧,这还是香菱?二年前迎面撞见只会闷头叫一声‘二奶奶’,也不知远兄弟如何调教的,如今愈发出息了。”
香菱掩口笑道:“二奶奶快别打趣我了。”
当下将各色贺礼送上。比照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儿处自然要减等,于是锦缎两匹,南珠半匣子,又有给巧姐儿的金锁一只。
旁的也就罢了,凤姐儿指着那南珠愕然道:“远兄弟是不是送太多了?”
香菱随着陈斯远去了江南,便笑道:“奶奶不知,如今江南寻见了养珠新法,南珠价码比照往常跌了大半,那南珠铺面里都是一斛一斛往外发卖呢。”
凤姐儿心下有数,便是便宜了一半,这些珠子只怕没二十两也下不来。当下要留香菱吃茶,香菱推说还要往别处去,便告辞而出。
待凤姐儿送过香菱回转,凤姐儿便唏嘘道:“远兄弟果然生发了啊。”
平儿就道:“奶奶这话岂不是明知故问?旁的不说,单是那百草堂每月往府中就不知送多少银钱呢。”
凤姐儿顿时蹙眉不已,道:“快别说了,这天下就没你二爷这般败家的!”
平儿便掩口不言语了。凤姐儿腹诽了一阵,又道:“往后看远兄弟还有没有旁的营生,若还有……这回可不能由着你二爷折腾了。”
平儿便道:“奶奶说的是。若是上回是奶奶做主,只管将体己尽数投进去,每月出息就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