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小师妹一来就当上署令了
漫步走过大殿澄明湖水,涟漪在乔慧靴底漾开,水痕上长出青绿小草。自然造化,都在盈盈一水间。
湖心有一孤松。
九曜真君的身影正在那松木之下。
三年过去,这凡间来的小徒弟仍是决意归去人间么?见乔慧来,他转过身来,微笑道:“你入仙门三载,如今还是决定回俗世中去?”
乔慧整衣向前,跪拜,道:“启禀师尊,三年来蒙师尊天恩,学了许多妙法仙术,想归家去尽一番绵力。”
“你已看过仙家瑰宝,知晓仙龄长春,仍要选择回家去,是么?”“是。”
“好。"九曜缓缓笑起。
“临行前,为师赠你三样东西罢。”
他信手折下一松枝。
那松枝有三蘖,分别化作玉瓶、锦幡、琉璃灯。瓶中有雨,幡可唤晴,皆是拔济田间之物。乔慧接过,心中甚喜。唯独那琉璃宫灯,与她志向无关。
九曜道:“此灯长燃,可明人心灵神志。哪日你若遇困,且燃此灯,护其明光,它便可渡你出迷境。”
乔慧心道师尊说话神秘,她此去还能遇到什么迷境不成,又不是去历险呀,师尊多虑了。但这琉璃宝灯也贵重,也是师尊一番心意,乔慧得了这三样法宝,心下一阵感动,对他再拜深恩。
“人间东都有仙驿,你若哪一日仍想继续修行问道,也可以再返宗门中,”言语间,九曜轻拍了乔慧的肩,道,“走罢,但愿你此去心想事成。”殿内,湖光漫漫苍茫。殿外,仙峰叠翠,鹤影翩跹,一派清和气象。乔慧再三拜会,向殿外走出时,忽而感念,又回头一望,只见云雾光蒙,师尊仍在那古松木下。但须臾,湖面吹来云气飘渺,再看,湖上已无人影。水天皆白,唯余孤松蟠烟。
乔慧将法宝仔细收起,走出殿门。
殿外碧空如洗,有她一干朋友在等着她。方才登上长长天梯进殿拜别师尊,也是几位朋友陪着她。
柳月麟挽着乔慧的手:“你到了人间,也记得时时写信传讯回来,还有你日后住哪?那司农寺中可有官邸分配与你住?”乔慧道:“我一定勤写信回来。不过我没有官邸嘞,官邸都是朱紫大员方有,我只能自己租赁或购置一间。”
她思索片刻,道:“我大约是住州桥附近罢,哪儿离司农寺衙署近些,好上值。待定了住处,我即刻就告诉你,请大家伙来玩。”“好,那我们等着去贺你乔迁之喜。“柳月麟贴着她,笑笑,又看向慕容冰,“大师姐届时也来么?”
慕容冰温和笑起:“小师妹乔迁,我告一天假也要去的。”近来,门中事务诸多渐落到她肩上。连今日送别乔慧,也是告了一天的假。谢非池却不在此间。
三人行至山下,见玉宸台众同窗与几位峰主、长老早已在山下等候多时。原来都是来给乔慧送行。
鹿蕉客唤乔慧到他跟前,将一个灵囊递上:“里面是些凡间不易寻的灵壤、灵种,还有几本我闲时整理的札记,乔小友,你或许用得上。”乔慧郑重接过:“多谢鹿长老!”
宗希淳也在送行之列中,递过一令牌,道:“师妹,此乃东海族中的令牌,你来日在人间若至京东路、两浙路,彼处有东海在人间的行所,但愿这令牌能帮上你一点忙。”
两年过去,他也已弱冠年纪,比与乔慧初见时更高大俊朗,温文蕴藉不改,仍是笑眼向她看来。
乔慧将那令牌接过,心下暖流涌动,向他道一谢。她目光略望,有一人的身影迟迟未至。
柳月麟似不经意道:“唉,可惜谢师兄未能亲至,贵人事忙哪。”乔慧道:“无妨,他昨日已和我传讯说过嘞。”这两年间昆仑事务渐繁,玄钧对谢非池倚重,他便常在昆仑和宸教间来回。今日未能来送行,他已在玉简中向她言明。他的缺席,乔慧仅有微微失落,并未太过在意,以后见面机会还多得是呀。“乔小友,祝你一展宏图。”
“小师妹,保重。”
“小慧,我改天有空了就去找你玩,你可别不接待我。”门中师长、朋友将她送至天门之前。
天门巍峨,三年前,十七岁的她正是乘云舟而来,迈过此门。二十岁的乔慧仰望那轩峻壮丽的巨门一眼,再回首,逐一抱拳将众人谢过。天色明明。
夏风吹起,仙树之顶,一粒种子随风飘去。城外麦田青青,一粒淡绿荞麦也正随风飘卷,吹落到州桥旁。一点生机,乘着长风,投向喧喧红尘。
槐荫覆阶,司农寺署衙大门铜兽衔环,敞开着。守门的官差验罢乔慧的文牒,忙请她进去。穿厅有池,竹影摇风,正是上值时辰,许多青罗官服的身影在廊下匆匆走过,见守门役领一女子前来,顿有十数道目光聚在她身上。好奇、探究,亦有一些人眼中是敬服。
“那位是那个乔姑娘?"一年轻录事和同僚交头接耳。两年前那场席卷京畿、波及数路的大旱,最终消弭于一场烟雨千里的甘霖。司农寺中大半人都听说过那仙士的事迹,也听说过她的名字,乔慧。如今乍见真容,廊后、窗后,看向她的人不少。役差告退,来接乔慧的是朱服的少卿。
一路上,少卿也稍劝了她几句:“乔姑娘,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