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植物是否也可两性繁殖(大修)
麦穗割了,场院晒满了,新磨的面粉批批上市。暑气渐褪,蝉声渐歇,豆荚裂了,芝麻收了,田埂草黄了,庄户院中挂起干菜了,夏粟夏豆也收成了。乔慧在度过了她在司农寺的第一个夏天。
小麦是北方最重要的作物之一,她刚来时刚好赶上麦收,只参与了赶收和测产,眼下秋至,播种、生长、结穗、灌浆、收获,一株小麦育成的方方面面,即将在她眼前徐徐铺展,乔慧心下无不激动。激动之余,想起另一事。
夏日她便和同僚一起去测产,一比对,便发现近几年京畿麦产徘徊不前,几无提升。
此事她在会上说了,钱署丞道:“事情不能这么看,依下官之见,这几年圣人励精图治,海晏河清,麦子产量已近两百斤一亩,远超前代,如此高产还能维系好几年,实属盛世气象。”
乔慧心道这人怎么总大义凛然地说话,做学问一锄要有一锄的收获,徘徊不前,竟还能找个海内安宁的借口。她便笑道:“我倒不这么觉得,因是盛世气象,方更要进取才是。”
她如此一说,那署丞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打个哈哈将此事揭过。金风吹拂过司稼署辖下的一片官田,麦苗悠然招展。乔慧站立田埂上,遥遥而视。
麦子的产量,不外乎是由水肥、耕种方法和品种优良决定。京畿路富庶,乔慧儿时、少时也随爹娘乡亲种过麦子,若逢丰年宽裕,为防出苗不齐,农家多是广播麦种,以求仓廪充实。她前几日走访了几户田地肥沃的农家,几乎都是用的此法。其中一老农自豪笃定,道:“地力够,当然多种点儿。”地肥多种,麦垄间行距几乎只剩四五寸。且畦上还加种一行,安排得满满当当。
老人十分热情,又向她传授了一番独门经验,她笑着,细心听受。告别了那几户人家,她心下想道,一代传一代,乡里确有许多脉脉相承的经验。
幼时,她亦是听着这些经验长大,乡间的民谚、俗世的智慧,她和它们十分亲切熟悉。她并不似旁的学者般以为民智落后,只在心中想道,幼时这些经验启迪过我,如今我学有所成,也要纠其阙失、继往开来方是。仿佛有一山间流溪在她眼底奔涌,待她滤去杂芜,引它汇入闪烁的汪洋大海中。
她又再思索,广种密植或许初时有用,但年深月久,便致亩产徘徊不前了。既有思索,便去求证。
秋季和夏季一般,也有秋收、秋种,百事压身,她想试验小麦精耕新法只能加班加点。
好几日,她一直试用同一种种子,播种不同的数量,细意记录其情况。如她最初所想,肥力好的土地适当减少种子、麦苗,反倒多结了穗,穗粒也更丰实饱满。盖因种得太密,反而日照不匀。近来京畿京东一带有农家爱给小麦深耘断根,她也试了,在官田这水肥极好的地中效果确实不错。但夏季时她走访过几处乡田,并非用了这个法子便有收成。试验一番,方知是因不同的土地水肥境况不同,苗情也不同,不可一概而论,有的乡亲见邻家用此法得成,也非要尝试,反而得不偿失了。用文字、数字细细梳理出准确的播种量、行距,水肥用量,又是一番功夫。幸好她并非单打独斗,署中同僚也多有助力。靠着施法催促官田中小麦生长,七八日她便已摸索出了小麦精播的道法,穴播,行距五至六寸,不同地力的土地如何施肥,如何促苗又如何控庙…逐一在小田试验之后,再不施仙法,依循此规律栽培一年,若确实有效,便在大田中推广。
还剩一个品种的问题。
夏日时粟米可以用法术结合一穗传选出一优秀品种,给了她很大信心。这回到了麦子,她只觉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为提升成果,她决定从好几种麦子中用穗选法优中选优,便在各小田间种下了不同品种的小麦。这些麦子都各有千秋,或是秆高穗多,或是稍矮些,但稳粒饱重。
天降惊喜,速生法术过后的第一日,她便在田间发现了一株极其完美的麦子。秆高而壮,主茎上结穗也多,粒粒饱满,几乎没有瘪粒,真可谓嘉谷、秀谷乔慧明眸生辉,面露喜色,心道,此乃天助她也。发现了这一麦子,署中与她一齐选穗的同僚也欣喜十分,众人都盼这一株嘉穗的种子天女散花似散下去,地上再起千万株一样的来。自然地,它的麦粒被收拢、晒干,种下。
但法术施展,日落,日升,小田里长出的小麦却高高低低,参差不齐,所结的穗也有饱有瘪,全不似期盼中的模样。秋日落叶被凉风席卷,飘飞远去。
为何会这样?乔慧站在田间,见眼前一片乱景,宛如天降冷雨,朝她兜头浇下。昨夜她满心期待,一夜难眠,今晨卯时未至就起床梳洗,披晨星而出,路上心火雀跃一一如今那火苗熄灭了大半。怔滞片刻,须臾,她深吸一气,调整了神情。若她是一寻常小吏也就罢了,现如今她分掌署中事务,怎能因一时不顺便将忧色挂于脸上,也拂了署中众人的心气。
她转过身,面上已雨销虹霁,镇定地微笑:“确实不是所有嘉穗留种再种都会一样优良,此事历来也是有的,我修行三载,有仙术法力,再试多几回便是,大家不用灰心。”
第二日,她又重新施法,又依照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