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回林场的路上就表示两人出差辛苦,下个月的上山巡防就不安排祁放了。上山巡防那才是真辛苦,吃睡都得在瞭望塔上,能不用去自然是好事,严雪忙向对方道谢。
回到家的时候严继刚已经放学了,两人刚进院,就听到他稚嫩的背诗声,“春眠不觉晓…
然后是两只狗子的一声:“汪!”
“处处闻啼鸟……”
又是一声“汪”。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汪汪!"“汪汪汪汪!”
一人两狗配合得还挺默契,很快就传来了严继刚的笑声,“咱、咱们再来背一首《悯、悯农》。”
然后是二老太太一贯慢悠悠的声音,“不着急,慢慢说。”严继刚就把语速又放慢了,“《悯农》,唐,李绅…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让祁放不自觉在院里站了站。一直到严继刚把诗背完,他才低声对严雪说:“继刚背诗不结巴。”严雪也没急着进去,闻言"嗯"了声,“他就是越紧张越说不出来话,背这种有韵律的,语速放慢了就不结巴。”
“那以后多教他背点诗。“祁放刚说完,二老太太就开门出来了,一见两人微愣,“你俩回来了?”
严继刚一听,立马跑了出来,“姐姐!姐、姐夫!”后面还跟着两只大了一圈的小狗,摇着尾巴一阵汪汪汪汪。看弟弟眼睛亮亮的,严雪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这几天我和你姐夫不在家,有听奶奶的话吧?”
严继刚点头,二老太太也道:“继刚你还不知道,每天乖乖自己写作业,自己上下学。”
“那好,咱们明天吃红烧肉罐头。“严雪一面进去,一面从自己拎去镇上的包里拿出一个铁皮罐头。
严继刚一见眼睛更亮了,小脸都有些红。
这东西他以前在老家没吃过,来林场后第一次吃,就忍不住把自己吃撑了。当时他一张嘴说话就打嗝,话更说不利索了,以为姐姐姐夫会说他,姐姐却笑着道:“以后多吃几顿就不会这样了。”就是这种肉罐头林场商店卖得也少,有时候好几个月才会进一次,一进来就被消息灵通的买走了,只能想办法从镇上买。这让他幸福地眯起了眼睛,但还是先关心姐姐姐夫,“演、演出顺利吗?“那当然。“严雪笑眼弯弯,“你姐姐姐夫出马你还不放心?保证一开口就震惊全场。”
“真的!"严继刚立马拽拽她衣袖,示意她展开说说。祁放就拿起那个罐头,准备先放进堂屋的柜子,被二老太太接了过去,“折腾一趟你俩也累了,歇着吧。”
他一句没事都到了嘴边,顿了顿,又换成:“行,那我俩晚上早点睡。奶奶让他现在歇着,又没提晚上,严雪忍不住多看了男人一眼。而且去镇上出个差,还能有上山采伐累?
上山采伐都没见他吭一声,还能每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现在就不行了?严雪有点想呵呵,但男人脸上一脸冷淡正经,还真挺能唬人的。至少老太太就是真心觉得他俩辛苦,一听连忙点头,严继刚也懂事地表示他俩明天可以晚点起,他一定不发出声音吵醒他们。于是严雪第二天顺理成章地起晚了,而且也真的一身懒怠,不辞辛苦日夜操劳累的。
相比之下祁放就精神多了,还一大早去采收了木耳,回来告诉她:“还不到之前的一半。”
“正常。“严雪早有所料,“等气温降到五度以下,就该停止生长了。”南方气温高,或许能延长到十一月末,东北顶多到十月份。今天十月一,说不定过几天林场都该下霜了。果然红烧肉罐头吃完没几天,严继刚还在意犹未尽,有天早上严雪起来,地上多了一层清霜。
“拆架吧,"她回去跟祁放说,“把之前的枕木找出来,段木两端都架起来,准备越冬。”
菌丝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就得对耳木进行越冬管理了。越冬管理得好,木耳能连产三年;管理不好,第二年就会明显减产。第一年的耳木质地坚硬,平铺堆放就行,之所以把两边都垫起来,是防止冬天雪大,一旦化开,耳木贴在地上容易腐烂。等所有的段木都处理好,严雪归拢了下剩下的干木耳,对今年的种植做了个总结。
首先干木耳还剩下三十多斤,全卖掉能有个一百多块。她可以抽个时间,再去一趟秋芳姨家和小市场。
其次今年还是种晚了,后院还有空间,她也选最饱满肥厚的木耳提取了孢子,明年从一月份就开始培育菌种,四月份种植,应该正好能赶上六月份开始采收。
再就是感谢一家人的辛苦付出,严雪给家里每个人都买了小礼物,还弄了一大桌子菜提了酒,当然酒没有严继刚的份儿。最后木耳她不打算全都卖,准备自家留一些,刘家、郭家、郎书记家都送一止匕
尤其是郭家,不管怎么说菌种也是他们帮着保住的,郭长安还在她这里干了这么久,总得让人尝尝他的劳动成果。
没想到严雪这边还没送过去,郭长安自己先来了,人刚进院子就能听到他拐杖敲地的声音。
经过大半年的修养和恢复,郭长安已经能拄着拐杖自己来回了,就是还很吃力,右手也依旧使不上劲儿。
十月一过后,林场就给他安排了工作,果然是在山下看机库的闲职。毕竟采伐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