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时候开业呀?”装了快一个月,有上次经验,这回虽然活多了,但大体上是快了些的。林秋然道:“能装完就初一开业,不能就初三,开业前三天每桌一壶米酒,饭菜打九折。”
林秋然很满意买下了隔壁,隔壁后院也大,除了有更大的厨房屋子外,还有两间库房。
不算大,但是可以放米面粮食,一间还能留着放酒。以前买多了东西得往家放,现在不用了。林秋然特意和工头说了,得把墙壁封严实,省着进老鼠。史掌柜:“成。”
春日天暖,林秋然拿了钱就回家了,她先看了看林春林莺菜做得怎么样,两人会做菜,也听话,比林冬好教。
从二十四到月底,林秋然除了来食肆这边,就是准备调料、酒水,也让史掌柜和肉摊、酒坊几家老板讲讲价,毕竟是老顾客了,能压成本自然好。等到铺子收尾阶段,孙氏和萧大石也来了。。孙氏没来过,看着变了样子的食肆吓了一跳。从前顶多就算个铺子饭馆,跟这条街上大部分铺子装潢一样,木门木窗,上头一个牌匾,如今却比旁边金如意还气派。
现在上头有浮雕,还有漂亮的檐柱、云拱、坐斗……檐柱上还有对联,不过孙氏不识字,但就是觉得很好。
别看是两间铺子,可是从外看装潢一样。金鼎楼的牌匾一边挂了一个,夕阳余晖撒在上面,金灿灿的。
孙氏抱着汤圆,“好看,好看,这可太好看了。秋然,你这弄得可太好了。”
林秋然:“这回还请财神像,就放在柜台上。”就是里面还没弄好,有点脏,尘土也多,就没带孙氏进去看。想想从前只是小摊子,现在却有这么大的铺子,林秋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林秋然捏了捏汤圆的脸,“汤圆你看这铺子,叫金鼎楼,大不大?”汤圆笑了两声,目不转睛地看着铺子。
林秋然和孙氏道:“等开业的时候抱汤圆也过来看看吧,就是人多得当心止匕〃
怎么都行,千万不能把孩子给弄丢了。
孙氏笑着点头,“那咋不行,你说汤圆还是命好,生下来就住大宅子了,还没长大呢家里也有大铺子。”
孙氏都不敢相信,家里有这么大的铺子,她记得当初刚来县城,还去大酒楼吃饭呢,都不敢进去,转眼间家里也有了。孙氏还记得,得知林秋然有孕,她和萧大石高兴坏了。可萧寻毕竟是捡来的,硬留下的血脉,日后养不养得起另说,等他们走了,若林秋然改嫁,孩子也是受罪。
结果林秋然答应把孩子留下,还把日子经营得这样好。萧大石没说啥,他不怕脏,去里头瞅了瞅,里面也挺好,就是有些灰尘,还得打扫。
三人看了好一会儿才回家。
快些收拾,初一能开业,林秋然还让赵兴去附近几个村里打听,有没有老死的驴和牛。
有就买,正好为铺子开业做准备。去年卖了几日牛肉,卖得还挺好,客人也很喜欢吃。如今铺面大,客人肯定也多,尽管不是冬日能放住,但能快点卖完赵兴往村里跑了几日,最后在林家村收了一只老死的驴。朝廷不禁宰杀驴,可驴也是大价钱买的,如果只卖肉太亏,故而多是等老死再卖。
明日开业,林秋然把驴肉分好,争取明天一日把肉都卖完。这头驴总共三百来斤,比起当时的牛,也不算什么。林秋然打算做卤驴脸肉、烤腿肉,剩下的,拌小葱做蒸饺。
依旧是六文一只,比三文一只的韭菜饺子贵了一倍。但有句话说得好,天上龙肉地上驴肉,就以往的经验来说,驴肉馅儿的大饺子比牛肉的好吃。
就是林秋然不会做火烧,不然也好卖的。
三月初一,金鼎楼的牌匾上蒙了红绸,店门前摆了花篮,有金如意老板送的,以前是金如意给铺子带客人。在这儿买完首饰,就直接过来了,有好吃的饭菜,下次还回来。
如今反而是铺子生意好,让金如意生意越来越好,送个花篮,两边能亲近止匕
还有徐家送的,庆贺金鼎楼开业大吉。
于婶儿一家也来了,为了捧场,大虎已经订了亲,前些日子还在城南买了套宅子,花了六十多两,虽然跟旧宅离得近,但是比萧家从前住的大。毕竞家里人多,太小住不下。
接下来就是大虎成亲,再攒攒钱盘个铺子,也能多赚一些。史掌柜见过这家人,告诉陆凡赵兴,走得时候不要收钱。临近正午,铺子的老客还有萧家亲朋好友都围在金鼎楼的前面。萧大石放了六挂鞭炮,有六六大顺之意,孙氏怕吓到汤圆就躲在后头,不过汤圆也是胆子大,听着前面的动静,一个往前探头。鞭炮声没了,孙氏才抱着汤圆去前头,史掌柜拿着竹竿,和萧大石分别把两边的红绸挑开。
红绸飘落在地,史掌柜冲着客人拱手,“今日金鼎楼开业,为答谢新老顾客,今日老板准备了驴肉宴,而且凡是今儿来吃饭的,除酒水都打九折,每桌赠一壶米酒,大家吃好喝好,多多捧场!”
史掌柜:“咱们铺面虽变了样子,可原来的菜没涨价,大家进来看看就知道了!”
有迟疑萧家食肆大变样担心菜价涨了的,彻底放下心,直接进了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