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灵魂附体
正式拍摄前的每周六,剧本讨论会逐渐成为剧组雷打不动的固定环节。荻原在第二周就高效地完成了所有需“优化"情节的标注。纸页边缘贴满整齐的便利贴,不同颜色的字迹清晰地区分着“逻辑漏洞”、“人物塑造"和“专业修正"三类建议。
神矢翻阅这些密密麻麻却条理分明的批注时,不由暗自佩服这位好友在刑侦领域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逻辑思维。佐藤编剧则持续对剧本进行着微调与打磨一-调整某句台词的语气,丰富某个场景的细节描写,或是完善角色互动的层次感。但这些改动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分寸,整体情节框架始终保持不变。随着剧本日趋完善,剧本讨论会的重心更多变成了警务科普和实战动作指导。
大多数时候松田负责演示标准的战术动作,荻原则在一旁补充着那些剧本难以承载的鲜活细节,比如刑警在审讯时的小习惯、办案时的团队配合,甚至是不同警种之间的微妙差异。
这些专业指导让整个制作团队对警匪题材有了更清晰的概念认知,如果能够使用的好,必将大幅提升电影的质感与可信度。而在密集的体能训练和动作戏排练之余,神矢苍介则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文戏的钻研中。
这部双男主设定的电影虽然以神矢饰演的桐生凉为叙事核心,开场与结局皆围绕他的视角展开,但作为坚守法律与秩序的正派角色,桐生凉的人物弧光比起亦正亦邪、手段极端的反派矢岛英司,显得更为内敛。神矢明白,这个角色不能依靠夸张的表演博取眼球,而必须通过细腻的层次变化让观众感受到他内心的波澜一一否则很容易被反派角色的戏剧张力所掩盖为此,神矢在训练间隙,或者独处时刻,总是不厌其烦地揣摩角色。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桐生凉的心理轨迹:初期是精英刑警的自信与锋芒,举手投足间透着游刃有余的专业感,对司法体制抱有近乎天真的信任;
中期是察觉异样时的怀疑与挣扎,面对昔日同僚背叛时的动摇与痛楚,但仍试图在规则内解决问题。
后期是当发现整个系统都已腐化时,他必须在"遵守规则"和"追求真相"之间做出抉择,而这一过程,必须让观众感受到他内心的撕裂感。更复杂的是,他还需要精准把握桐生凉对矢岛英司的关系与态度转变。这对宿敌从头到尾都在进行着高智商高武力的博弈,直到最后才发现双方都是被更高层势力操控的棋子。
虽然短暂联手破局,但两人根本立场始终对立:桐生凉坚持通过合法途径揭露真相,而矢岛英司则信奉以暴制暴的极端手段。在表演处理上,神矢为这三个阶段设计了合理的过渡:初期是将矢岛视为必须绳之以法的罪犯,态度冷淡,行动果决,展现精英刑警的专业与克制;
中期是当自身信念动摇,面对这位宿敌时,眼底会不经意流露出压抑不住的动摇、困惑,甚至一丝同病相怜的复杂情绪;后期是短暂合作时,则表现出既不得不联手又无法认同对方手段的矛盾心理…以及在对方最终身死时,那份糅杂着震惊、惋惜、痛苦与一丝解脱的复杂心绪。
夜深人静时,神矢常常伫立在公寓的落地窗前,让东京的万家灯火倒映在瞳孔中。
他会不自觉地想:若是桐生凉站在这里,会如何看待脚下这座不夜城?是看到罪恶在霓虹下的阴影,还是守护者在暗处点燃的微光?路过警笛鸣响的街头时,他会下意识放慢脚步,分析若是桐生凉在此,会先观察现场的哪个细节?是围观群众不自然的站位,还是地上不合理的刹车痕边他慢慢拼凑出这个人物的内心,又慢慢丰盈他的骨架,直到桐生凉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鲜活地存在于他的意识深处。渐渐地,这个虚构的人物在他心里有了温度。他熟悉桐生凉思考时会不自觉地摩挲左手的习惯,面对压力时下意识抵抗姿态挺直的背脊,甚至能准确预判这个角色在每个情境下会做出的选择。就像量身定制的西装,他一点点调整自己的举止神态,直到与角色完美贴合。
不是穿上戏服,而是让角色从内而外地“生长"在自己身上。“简直像是灵魂附体…”
荻原手中的咖啡杯停在半空,他望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友人,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紫罗兰色的眼眸中满是惊异。神矢只是简单地调整了站姿,身体呈现一种既放松又蓄势待发的姿态,右手虚搭在腰间,仿佛那里真的悬着一把配枪一一整个人的气场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剧变。
当他抬眼望来时,那双总是蕴着温和笑意的眼睛,此刻冷峻如冬日里冰冷的海面,连眨眼的速度都变得克制而缓慢,透着一股洞穿人心的审视感。“说服性很高。“松田突然出声,打破了客厅里几近凝固的空气。他抱着手臂靠在墙边,墨镜后的眼睛微微眯起,“连呼吸节奏都变了。”他指了指自己的肋下,“之前教你的那种深度、稳定的战术呼吸法,掌握得很好。“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他们的今天来神矢家,本该是对他的角色演绎进行最后专业领域的细节校准,但眼前的情景完全超出了预期。
神矢在不同情境片段间自如切换时,仿佛有无数个“桐生凉"的切片在他身上流转:
审讯室里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