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云飞说道:“既然姑娘已知此阵关要,与你直说无妨。这周天星鼓阵,有七处擂鼓。远在数里高山上。你纵使箭术高强,也绝难射到擂鼓。”
温彩裳说道:“未必吧,我却知晓一人,单凭箭术,便可做到此事。”
盛云飞警惕道:“彩裳姑娘所说,莫非是『万里神箭』上官寻涯?难道他也在船中?”
温彩裳说道:“不是什么万里神箭。小仙,射鼓罢!”
李仙向前一步,烝沉丹田,目蕴精芒。立时拉开弓弦,听鼓辨位,一箭射去。黄玉轻颤四下,箭身附着黄芒,速度更快。
咻的一声,已逼近一处擂鼓。那擂鼓之人实力不弱,立即抬手抓去。忽见弓箭一分为三,避开抓拿,射穿了擂鼓。
盛云飞色变。
温彩裳笑道:“再射。”
李仙听得鼓音,身子突然扭转,朝另一侧射去。他手持黄道弓,愈用愈顺手。
这一箭射去。黄玉佩饰连震五下,箭过之处,残留黄虹,去势无匹。射箭之时李仙施加“清风腿”要义,箭去如清风,缥缈不可抓。
那擂鼓者已有戒备,手持鼓棒,朝箭打来。一下将箭砸落,但第二箭紧接着跟上,他抡舞鼓棒,死守擂鼓,实力甚强。
但如此一来,集中精力应对飞箭,鼓声既弱。共振共鸣不到位,周天星鼓阵自然减弱。
李仙箭术自然,“四方拳”登峰造极后,他扭转力线、改变姿态、扭转方向甚是自然。
前一刻朝左射箭。下刹那便朝右射,且精准无匹,力劲强悍。一己之力,足抵数位箭手。
每一箭射出,气势意蕴均极不俗。擂鼓手实力虽强,但不敢轻敌,需凝神应对,擂鼓节奏已乱。七处擂鼓手均被飞箭袭扰。时时如芒在背,刻刻如哏在喉。甚是憋屈,身在明处,暗箭难防。不,他们才是身在暗处,却明箭难防。温彩裳心想:“我还是小瞧李仙箭术了,不想他凭借黄道弓,自己便可解此大阵。”
鼓律紊乱,阵法自然破开。蟒蛟探头出江,猛然一吸。将水雾吸入体内,在掀动浪潮,席卷两岸强手。盛云飞原以为船中有七八名神箭手,兀自惊奇温彩裳何处寻到这般多好手。待云雾散尽,见持弓者仅一少年,不禁大感出奇。
蟒蛟看准时机,一甩龙尾,驰向出海口。
盛云飞大出所料,喊道:“布网,布网!”
两位守在江口,身材高有丈余,形似巨人的强手,手持玄洒大网,猛朝巨龙泼洒去。
此网材质坚韧,浸泡十八种异兽尿。沾染秽浊之气,对将入海的半龙,最具备杀力。一但罩住,立即酥软无力。
温彩裳脚尖轻点,翩然跃起,站在龙头处,说道:“老龙前辈,冲去便可。”
蟒蛟点头,朝海中冲去。温彩裳连出三剑,将铁网尽数剿开。那蟒蛟势不可阻,跃出江面,飞腾向大海盛云飞轻轻一叹,自知错过。目光凝向海面。蟒蛟完成最后蜕变,龙鳞灿灿生金,龙角峥嵘轩昂。蟒蛟一洗颓态。风云汇聚,雷雨交加。蛟龙天空傲游,四万九千里走江,终于修得正果。
盛云飞恍惚不已。但目之所及,却非驰骋的蛟龙,而是龙端的温彩裳。
蛟龙入海。畅游片刻,又回归海岸旁。盛云飞说道:“老龙前辈,显化为龙,可喜可贺,可喜可贺。”蛟龙冷哼一声,却不回应。将头低垂,温彩裳行下龙躯。蛟龙朝盛云飞一吼,露出尖牙,摆出凶威。盛云飞欲与温彩裳说话,问她姓名,与其交友。听闻她也通晓星文学说,欲与她探讨奥秘。但见势头不对,恐难静心相处,且又想这等女子,绝非无名无迹。既知她名是“彩裳”,再寻人查探便是,日后总有见面之机。
便说道:“蛟龙前辈,既不欢迎我,我等这便离去。”
“滚!”蛟龙声如闷雷。
走水结束。
忽见天光凝聚,天赐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