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印刷千字文!(2 / 3)

千字文》上,纸页泛着淡淡的米白色,墨字黑得发亮,这是楮楮村印出的第一批书,也是萧然和众人用印刷术敲开“知识普惠”的第一扇门。

之前萧然搞的阿拉伯数字现在也用上了,标记页数。

李丽质看着手里的书,很兴奋。

以后想印刷千字文,效率可比抄快多了。

李恪程处默几人也来凑热闹。

第一批书,肯定是送学堂里面去,给小孩子的。

之前李世民和李丽质送来的不少,但一人一本不够。

现在是绰绰有余了。

“感觉这个还能优化,小郎君还继续印吗?”李泰觉得很多地方可以做的更好。

“可以再雕刻一批更好的,现在工艺不成熟,继续搞就行,再印刷点出来吧!”萧然笑着说道:“旁边的几个村子,小孩子也不少,送一点也行。”

“行,听小郎君的。”李泰招呼人继续印刷。

之前的书贵是,因为人工抄,比较慢。

现在不一样了。

这些纸倒是贵不到哪里去。

李丽质拿了一本,写了一封信,让李五第一时间送去长安城,给李世民。

李世民一直关心这件事,现在印刷出来了,肯定要说一声的。

太极殿内,李世民正握着朱笔批阅奏折,案头堆着厚厚的卷宗,却时不时抬眼望向殿外。

早就听说楮楮村那边开始印刷了,他便日日盼着印刷术的消息。

张阿难捧着个素布包裹快步上前,双手递到案前:“陛下,楮姥村来的信,还有公主殿下托人送来的物件。”

跟着一起进来的还有李五。

李世民亲自解开包裹绳,先摸出里面的书信,李丽质娟秀的字迹跃然纸上:

“阿耶,楮楮村已印出《千字文》,只是初刻工艺尚浅,字刻得略大,偶有墨痕不均,往后再慢慢优化。小郎君未藏私,工匠们都能学刻版,印刷的工艺流程.”

信还没读完,李世民的目光已落在包裹里那本崭新的《千字文》上。

他伸手取过,指尖先触到纸页一一比寻常手抄本用的纸更厚实,却也更平整,没有半点褶皱。翻开封面,黑亮的墨字赫然在目,“天地玄黄”四个字虽比宫廷抄本的字大了近一倍,却笔画清晰,没有手抄时常见的晕墨;

翻到中间,他忽然顿住,指着页角的“5”字问:“这歪歪扭扭的符号是何物?”

略微思索,想到之前三娘和两个小公主在地上画的符号,豫章公主在立政殿也说过。

李世民没想到萧然这么快就用上了。

李世民指尖在页码上轻轻划着,又翻了几页,嘴角的笑意渐渐深了:“好,好啊……虽有瑕疵,却比手抄快了何止十倍!”

他捧着书站起身,在殿内踱了两步,喃喃自语:

“丽质还说“不成熟’,可这刚开始就能印得如此清楚,已经很了不起了。

普通人求一本手抄《千字文》,还得托人找世家子弟借抄,如今一块木板就能印出百本,寒门娃子哪还用再愁没书读?

恰逢长孙皇后带着宫人送暖汤进来,见他这般模样,笑着问:“陛下这是瞧着什么好东西,这般欢喜?

李世民连忙把《千字文》递过去,语气里满是振奋:“皇后你看,这是楮楮村印的书!萧然用木板刻字,刷墨就能印,十日便刻完了整卷,往后印书再也不用靠先生们手抄了!”

长孙皇后接过书,细细翻看,眼里也满是惊讶:“这字虽大,却齐整,孩子们认着也方便。”“可不是!”李世民一拍案,“世家把持知识这么多年,靠的就是“书少’,如今这印刷术一出来,书多了、便宜了,他们还怎么垄断?”

他顿了顿,忽然看向张阿难,语气愈发郑重:“阿难,向楮楮村采购五百本《千字文》,送长安周边十里内的村落,钱朕自己出,不用国库的。”

“让工部备足梨木、上等麻纸、松烟墨,再挑十个懂木工的巧匠,即刻启程去楮楮村,跟着萧然学刻版印刷,丽质信里说萧然不藏私,正好让工匠学了手艺,往后各州府都能仿着办工坊。”

“拟一道嘉奖圣旨,赏萧然锦缎百匹、粮食千石,参与工坊的楮楮村村民,每户赏布二...”“是陛下!”张阿难躬身应下,转身就要去传旨。

李五也准备离开,回楮姥村。

“李五等等!”李世民又叫住他,补充道,“再给丽质带句话,告诉她,萧然那边需要什么尽管开口,朕全力支持。”

“是陛下,臣记住了!”

听到李世民要买千字文,李泰带着人又印刷出来不少。

之前的材料是李世民给的,萧然也没给钱。

萧然垫付的就是工钱。

之前的材料这些,萧然不知道多少钱,李丽质也没有说具体的。

似乎是不打算要钱了。

听到朝廷有圣旨,还有很多赏赐,其他人高兴不已。

特别是听到参与的都有赏赐,把没有参与的眼红坏了。

萧然倒是没有什么激动的。

有点麻木了。

“小郎君不高兴吗?”李丽质看着萧然。

李丽质是挺高兴的,不

最新小说: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法兰西之父 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乱世:我无限白粥,号大贤良师! 我的道观通历史,开局老朱来上香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马皇后:重八,我后宫真没藏男人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