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1982
临近春节前一天,罗宝珠处理好深城的事务后,才匆匆赶回港城。除夕夜,母亲徐雁菱做了一桌子美味佳肴替她接风洗尘。一家三口坐在餐桌旁,橘黄的灯光洒下来,平添几分温暖。和谐的氛围下,徐雁菱端着碗筷,无意提起一件事,“前些天,罗珍珠和郭彦嘉正式举办了婚礼。”
按着周围的习俗,订婚半年内就得完成婚礼,两人订婚后拖了一年多才正式办婚礼,已经算是很晚。
罗宝珠“嗯"了一声,没作回应。
她也不知道该作什么回应,这档子陈年旧事再度提起,她这个当初的当事人已经毫无感觉,仿佛从始至终只是一个置身事外的无关紧要的人。罗宝珠不动声色转移话题:“妈,明天我有事要忙,可能不在家。”“明天还有事?"徐雁菱很是意外,“工作上的事情吗?”罗宝珠点点头“嗯。”
在她看来,和工作也没什么区别。
“大年初一怎么还有工作要忙?"徐雁菱眼里满是心疼。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想着春节的时候闺女该歇一歇,没到年初一都得去处理事情。
徐雁菱望着罗宝珠又瘦了一圈的脸蛋,不停给她夹菜,“多吃点。”一旁的罗玉珠见状,也学着徐雁菱的样子给罗宝珠夹了一筷子菜,像模像样地叮嘱:“多吃点。"<1
罗宝珠被逗笑了,徐雁菱也跟着笑。
眼瞧两人都笑起来,尽管不太明白她们笑什么,罗玉珠也咧开嘴跟着她们一起笑。
柔和的灯光倒映出一家三口的身影,无声的餐桌记录着为数不多的团圆温馨时刻。
第二天上午,罗宝珠换了一套灰色长风衣出门,出门前特意叮嘱母亲自己会晚点回来,让母亲不用担忧。
她答应要带温行安体验一下港城浓厚的春节氛围,两人提前约好在皇后像广场碰面。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地点。
罗宝珠还记得广场里那块高大的石碑,到达地方时,她走向石碑,出人意料,温行安早已等在那里。
不同于往常的西装革履,他今天穿了一套长风衣。很巧,也是灰色。
目光交汇,两人不约而同落到双方颇为默契的衣着上,相视一笑。两人没有就此事展开话题,再度很有默契地略过这一点。罗宝珠率先开口打招呼。
她先是带着温行安去珍宝海鲜坊用餐,餐位很紧张,好在她提前预定过,接下来又带着温行安去了一趟维多利亚公园逛花市。作为港城最大的年宵花市,维多利亚公园年宵市场的摊档一眼望不到尽头。花市里人山人海,摊位上摆着各式各样吉祥的花,港城人对年花的喜爱由来已久,早在几十年前,港城就有了一定规模的年宵花市。除了置备年货,买年宵花早已成为港城市民过年的标配。花市受欢迎,在于其寓意吉祥。
“花"同“发”,每种不同的花又寓意着不同的祥瑞,剑兰代表节节高升,银柳象征财源兴旺,年桔代表大吉大利,桃花象征大展宏图……其中桃花是最受欢迎的一款,红色的桃花用红绳简单捆成一束束,泡在水桶中,等待被顾客挑中,罗宝珠随意买了一束桃花送给温行安。温行安捧着桃花询问其中寓意,她笑笑:“这个说来可就话长了。”很早很早以前,古代社会时期,大家都相信世界上有鬼神存在,所以大年初一的时候会在大门外悬挂“桃符",用来镇宅驱鬼。以前挂在门外的两块桃符上会画上神荼、郁垒神像,大家相信这两位能驱邪捉鬼,也相信挂着两位的神像能够保家宅平安。后来,逐渐演变成在桃木板上书写对联,这就是春联的来源。当然,随着科学观念的普及,鬼神之说不再流行,“桃符”也失去市场,但是过年买桃花回家的习惯倒是延续下来。
罗宝珠在一旁讲解时,温行安听得很是认真。他回想起当初罗宝珠送给他的一副对联,没想到里面还有如此多的寓意。目光下垂,手中一捧桃花正艳,他追问:“桃花只有这个寓意吗?”“也不尽然,"罗宝珠补充,“粤语中,“红桃“和“宏图"谐音,所以大家过年的时候喜欢在家里摆桃花,寓意大展宏图。”一些饭店、商场等公共场合,为了讨个好彩头,也会摆上一颗桃花树,增添气氛。
“原来如此。“温行安再度追问:“还有呢?”还有?
罗宝珠想了想,“现在的年轻人买桃花,大概是希望新年行桃花运吧。桃花运?
听到满意的答案,温行安扬了扬嘴角,终于不再追问。两人沿着花市逛完,看了看时间,准备出发去尖沙咀海滨花园,公园东部沿着梳士巴利道,可以清晰看到维多利亚港海景。夜晚的烟花九点开始。
离烟花汇演正式开始还剩一刻钟,罗宝珠沿着道路散步时,好奇地与温行安聊起烟花汇演的发起人。
“听说是怡和洋行赞助的,但我有个疑问,为什么时间定这么晚?现在是冬季,不到六点,港城的天就黑了,烟花汇演完全可以提前一些。”一旁的温行安笑而不语。
罗宝珠在旁边继续感叹:“据说赞助了100万,果然老牌洋行实力很足。”怡和洋行1832年就成立了,历史可谓悠久。这家老牌英资洋行,是远东最大的英资财团,清朝时期就开始与中国贸易。早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