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1982
驾校?
程鹏对此没有概念。
罗宝珠为他详细解释一番后,他才明白原来是要开办一家专门培养司机的公司。
以前大家学驾照的方式很单一,需要一位老师傅带着学,一对一教学,效率并不高,原来这种也可以批量教学么?
程鹏有点想象不出来。
深城暂时还没有类似的培训公司,他找不到模版,心里有点没底。“没事,总要走出这一步。"罗宝珠温声安慰他。眼下别说深城,全国都急需各行各业的人才,人才短缺,正是培训机构冒头的好时机。
以前的一些陈旧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深城的对外开放需要企业提出更高效的模式。
总要有人走出第一步。
罗宝珠鼓励他,“当初你对汽车一窍不通,不也一步步走到现在,驾校也不是什么很难接受的模式,弄出一套规章制度,挑选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训练学徒就行了,咱们办公房旁边还有一块空地,可以留出来作为训练场地。”一番规划井井有条。
程鹏被她沉稳的语调安抚,逐渐冷静下来。是啊,他从一穷二白走到现在,哪一步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是当初一无所有,拥有勇往直前的冲劲,现在衣食无忧,日子逐渐好起来,倒是少了以前那股横冲直撞的勇气,变得畏手畏脚,害怕失去。果然啊,光脚的人才最无畏。
既然罗老板如此胸有成竹,想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程鹏也因此有了信心。再不济,他背后还有罗老板呢。
“好的,我马上……”
程鹏一句话没说完,身旁的罗宝珠突然叫停。他飞快踩下刹车,车子稳稳当当停在路边。一抬头,眼前一幢幢漂亮的房子整齐伫立,房子又大又宽整,俨然像是小别墅,深城什么时候有别墅区了?
程鹏看得目瞪口呆,等他回过神,才发现罗宝珠已经拉开车门走了下去。他也连忙拉开车门走下去。
刚追上罗宝珠的脚步,不远处玩桂兰拉着板车缓缓走来,板车两侧站着王桂兰的两个闺女李秀梅和李秀英,两人都帮着使劲推板车。这都是老熟人,程鹏连忙跟着罗宝珠一起上前打招呼。罗宝珠目光落在板车上,板车上摆放着一些家具,她很好奇:“这是帮谁搬家?″
一旁的李秀英主动接话:“是我搬家。”
不等罗宝珠回话,程鹏早已惊讶地跳脚:“李二姨,你难道要搬到这么漂亮的房子里去,这里是你们村统一修建的房子吗?”他隐隐约约听说过渔民村搞集体养殖赚了不少钱,没想到村里居然个个修了别墅。
啧啧,这日子可令人羡慕。
“是啊,是村里统一修建的。”
李秀英有些自豪。
当初她就觉得跟着集体搞养殖一定有出路,果不其然,两年的工夫,村里家家户户到年底分账,都能分到一万元以上。村长很高兴,说渔民村是整个深城最早的万元户村子,既然家家都成了万元户,总不能还住以前的破房子,村里于是投资70万,统一规划、设计、建设了33栋米色小别墅。
小别墅两层高,每户一栋,每栋占地面积175平方米。这样的房子着实宽敞。
想起以前大家都住茅棚,台风一来,所有人都居无定所,后来条件稍稍好一点,有了平房,但也扛不住暴雨洪水,一到下暴雨,家里经常滴雨漏雨,仅乘的几个盆全用来接雨水。
偏偏深城雨水多,一连下过几天雨,一家人仿佛住在海洋里。那时候日子多苦啊。
可算是熬过来了。
李秀英想起往事,内心浮现一种苦尽甘来的真挚笑容。“李阿姨,我有个疑问。"罗宝珠提出心里的疑惑,“全深城都在号召搞养殖,怎么只有您的村子发展得这么好呢?”一旁一直闷不吭声的李秀梅这下有了发言的欲望,她鼻子一哼:“我也想问呢,大家伙不都是在搞养殖吗,哪个村现在还种田?不都是养鸡养鸭养猪养鱼,怎么单单就你们村这么发达?”
自家妹妹过上好日子,李秀梅心里固然高兴,可一想到自己家还住着以前破破烂烂的砖瓦房,她心里止不住的羡慕。羡慕之下又有些对命运不公平的埋怨。
“怎么咱们村里就没这个实力给大家伙修建别墅呢?”“可能是我们村发展得比较早吧。"李秀英如此解释。早在三年前,深城刚提出要对外开放的时候,村子里已经学着内地开始搞包产到户,村有300多亩鱼塘,采取养鱼承包到户,社员还积极发展养鸭等家庭业。
为了调动了干部和群众积极性,还实行超产奖励的制度。眼看各个村子也都兴起养殖风,村里决定用集体资金做一笔风险投资,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建立车队开始运输沙子。深城特区的建设如火如荼,工地上的沙子供不应求,村里就派人去深城河里挖沙子,再运到工地,一立方的沙子能赚10块左右。不仅如此,村里还和港商合营宝石厂、塑胶玩具厂,开办酒楼酒店等等。只要是赚钱的项目,村里都要试一试。
这样下来,想不富有也很难。
听完李秀英的表述,众人都表示很羡慕。
恰巧程鹏的车停在路边,罗宝珠让程鹏用汽车帮忙搬家,汽车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