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大先生的招牌
经过几天的研究確认,大先生决定正式出手。
参与救市!
海港是国家经济的龙头,地產行业里却始终都瀰漫著一股负面情绪,对经济大盘造成动盪的不確定性……这可不行!
必须得有人站出来,承担这个责任!
周浩然出手了。
这下可厉害了。
直接受到了市里领导的重点关注,一二把手都发出了邀请,想请他过去会谈,想积极的全面的了解大先生的策略和想法。
周浩然也不客气,和盘托出。
所谓的救市,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救海港。
隨著分税制的改革,地產经济如今已经成为一方財政的重要支柱,消除海港地產市场里瀰漫的负面情绪,积极的引导海港地產行业全面復甦,是海港经济重振的必要环节。
这个时候,必须要有人站出来!
不能只是喊口號。
还要真金白银的砸下来,用钱和行动来告诉市场,有人在托底、有人在救市,有人在力挽狂澜。
第二,救港府。
別看香江港府紧挨著粤东省,说的也都是粤语。可是,从经济方面来看,海港作为国內经济的龙头,海港才是最靠近港府的地方。
港府的那些豪门大户,很多祖上都是从海港过去的。
两地同气连枝。
现在,港府受到了国际资本的衝击,被华尔街的豺狼们毫无人性的掠夺,让人愤慨。別说现在港府已经回归了,就算没回归,作为一衣带水的同胞,內地都应该有人站出来摇旗吶喊,去帮助港府渡过难关!
可现在经济危机已经蔓延到香江港府一年了,援手迟迟未到。
港府独木难支。
这可不行!
大先生打算带著一些有实力有底气有情怀有格局的民营企业家,代表海港工商界,出手救市!
哪怕是螳臂当车,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也得去!
这是一个態度。
一个海港和港府手足情深的证明,也是海港工商界和港府工商界彼此接触、相互往来,彼此之间相互合作的重要举措。
这两大救市策略一出,当即就秒杀全场。
堪称无敌。
本来文艺剧团的那场关於民营企业家的文艺匯报演出,就有人关注了,听说是有人在號召民营企业家群体参与救市……
很多人还不信呢。
现在经济下行,很多民营企业连自己都活不下去了,还能去救市?
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而且,救市不仅是真的,手笔还这么大!
当局当即就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对大先生近期要推进的海港地產市场的救市行为採取积极配合、全面引导的积极策略。
要把那些各地烂尾楼盘都整理出来。
尤其是一些存在著稳定性隱患的烂尾楼,要作为重点项目快速推进,要以最快的速度全面的推进烂尾楼工程的交割,手续上要能快就快、能免就免。
一路开绿灯,让大先生的团队儘快的参与进来,参与救市!
第一个救市项目,就是天瑞地產的烂尾楼!
短短三天。
签字盖章,合同敲定。
交易达成。
臧天瑞放下笔,看著白纸黑字红印的合同文件,真是有了一种救市如救命的恍惚感。
全靠大先生!
捧著合同,臧天瑞一时都红了眼睛。
在他腹背受敌最关键的时候,还是大先生不计前嫌的选择出手帮忙。
这哪里是接盘?
分明是救了他一条命。
一开始,臧天瑞想把这个烂尾楼盘,一分钱不要的白送给周公子,只是希望周公子接盘之后,能够处理好债务纠纷,把欠薪及时发放下去,免得引起一些不好的社会事件。
可是周公子態度轻蔑而傲慢,对这样一个烂尾楼毫无兴趣。
直到等来了大先生……
“臧总,本来我们內部有过討论,有人提议,想要以1块钱象徵性的价格,来全面接管你手里的地產项目。你知道的,这对你来说已经是最好的安排!”
中博地產的董事长李长兴作为代表,来跟臧天瑞进行签约。
“嗯,明白。”
臧天瑞连连点头,这本来也是他的想法。只要有人能接盘,能把一切债务都接手,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救命恩人。
李长兴肃然道:“不过大先生也说了,你运作这个项目一年多,从前期的拿地、准备,申请资质,再到后续的寻找合作商、开工建设,都了不少心思,还个人出资了一大笔钱。大先生认为,应该给你一笔东山再起的资金。”
“感谢,感谢!”
臧天瑞说著说著,就有些哽咽。
因为合同里明確说了,对方会以300万元的价格,接盘他手里的这个已经成为负资產的烂尾楼盘。
李长兴摇摇头,“你要感谢的不是我,而是大先生。要是按照我的意思,我一分钱都不会给你。是大先生力排眾议,他要给你300万元。”
“大先生……”臧天瑞深吸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