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地址上印着“国营青石县东岗公社杨家营子大队…”
当然目前的销售范围也仅限于省城及周边区域,一来外地的供销社渠道未必能打通,二来就是第一年做,产量跟不上。
至于定价也极为低廉,每瓶只有五毛四。
春风牌果酒一经上市,就卖得很好,老百姓普遍反映这种酒的度数不高,而且带着一种特殊的清甜香气,关键是价格足够低!
“你小子,真是做什么成什么,瞅瞅,瞅瞅!”
石领导来到酒厂视察,扔给陈禹一份供销社的“表扬信”,经过短短几个月的上架销售,现在春风牌果酒已经成了供销社卖得最好的酒类品牌之一!
也是春城老百姓逢年过节酒桌上的必备佳酿!
“你们不要倨傲自满,要继续保持不骄不躁的作风,把酒酿好,给老百姓们提供好酒…”
石领导谆谆善诱,陈禹则只是笑,不就是区区一个酒,至于这么上纲上线……
话说我们生产的酒味道是真不错啊,连供销社的领导都另眼相待了!
“你看咱们现在酒厂也搞起来了,是不是再寻思搞点别的?比如说…”
“其实甜杆内的糖分是很高的,不过就是耗水量比较大,我的想法是种甜菜,然后建设一个糖厂,至于甜菜渣则可以作为牛羊的饲料,领导你看……”
“先一步步来吧,咱们这边还没有种植甜菜的先例……”
石领导也是有些蒙圈,甜菜?
这小子倒是敢想!
不可否认的是,只要自己点头,明年陈禹就得在地里种植甜菜,然后把糖厂搞起来!
这小子向来说到做到!
“经历过前几年的饥荒之后,现在上头的政策有所松动,集市什么的又都搞起来了,现在也开始搞什么出口,我来就是想和你商量商量,看看咱们县有啥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对外搞出口……”
“领导你的意思是,往外国出口?”
“对,主要是向小鬼子,这几年我们和小鬼子的关系缓和不少,好像是签了个什么协议,叫什么LT贸易,现在上头鼓励咱们搞对外出口,你看看咱们这有啥……”
“那还用问么!”
陈禹一拍桌子,“丝绸啊!”
“柞蚕……丝?”
“对啊,领导不是我跟你吹啊,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咱们县的柞蚕无论是在个头上还是在产丝量以及蚕丝质量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相比丹东的柞蚕丝,咱们的柞蚕丝更加顺滑,没有那些疙疙瘩瘩的丝胶,而且质地更为细腻……”
“行了行了你小子别王婆卖瓜一一自卖自夸了!”
石领导打断他的话,诚然青石县的柞蚕丝无论是在产量还是品质上都超出辽东半岛和山东丘陵场地一大截!
而且还被空军选为制作降落伞的主要原材料!
石领导可以断定,如果可以大力发展柞蚕养殖,单单靠这个小东西,就足以让全县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话说这不也是人民公社开始之前,陈禹一直在努力推行的吗?
当时的杨家营子还有东岗乡,多富裕!
家家户户都盖起了红砖房……
再看看现在……
石领导叹了口气,想说点啥,却又不知道究竟该说啥。
“领导,我是这么想的,你看现在不是搞什么对外出口么,那咱们就把柞蚕继续搞起来,再就是咱们的春风酒……
“行,你看着办吧,六子,有些事情叔不方便言明,但你是基层干部,该咋干你心里有数。”“知道了叔,那我就甩开膀子加油干了!”
“干吧!”
石领导看着地里的庄稼苗,相比前些年分田单干的时候矮了很多,穗子有气无力耷拉着,就像……就像一个个吃不饱穿不暖,饥寒交迫的孩子一样,这种质量的庄稼,还能丰收?
罢了,管也管不了那么多!
春蚕已过,陈禹开始布局搞秋蚕,他把当年在学习班的同学们都叫到一起,如今这些人也都成了各个公社的“骨干”。
但隐隐中他们还是唯陈禹马首是瞻。
“上头给咱们开了个口子,要搞丝绸出口,这是个好机会,该怎么办大家伙都知道,蚕种就去我家取,还有就是各村屯的柞树,都没砍掉炼钢炼铁吧?”
“没有没有!”
众人急忙摇头,“谁舍得砍那些发财树啊!”
“那就好,我也和县里的石领导申请过了,所有绿化带,包括植树造林,全部都种上柞树,只要柞树叶不缺,咱们就可以甩开膀子大力搞起来!”
“行,都听你的!”
“嗯嗯,六子你说咋整我们就咋整!”
“那就这么干吧!”
陈禹玩了个小花招,将蚕种发给各个村屯后,以集体名义将蚕种“放养”到山上,然后由社员们划片分区,悉心照料,等到四十天后蚕龄足月,开始结茧吐丝后,再让老百姓从山里把蚕茧“捡”回来,“卖”给缫丝厂。
如此一来,蚕茧的收益就落到了社员手里,大家伙都心知肚明这套把戏就是糊弄上级的,但谁也不说。石领导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由于采用了这种方法,秋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