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是春蚕的十倍还多,而且社员们照顾得比较上心,秋蚕的质量也非常不错!
“这是我家捡来的!”
一大清早,陈禹就挑着两大筐蚕茧,匆匆来到缫丝厂,厂长匡有德嘿嘿一笑,“行了吧六子,你蒙得了别人,还能蒙得了我?”
“嘿嘿!”
陈禹也是笑,这玩意天知地知大家都知道,只是不明说罢了。
“按照今年的收购价,一毛一个,我看你这筐质量都不错,给你算一毛二吧!”
匡有德大笔一挥,“总共七十二块三毛六!”
“行!你看着办!”
陈禹把钱接过来,刷刷刷数了一遍,递给身边的老婆,“那我们接着上山忙活去了!”
“多捡点!”
匡有德故意大声嚷嚷。
“诸位社员同志们,现在播送一条喜报,我们东岗公社缫丝厂生产的丝绸已经顺利对外出口到鬼子国,获得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
一大清早,大喇叭就嗷嗷喊起来,陈禹揉揉眼,打了个哈欠,拍拍睡在身边的崔玉兰,“媳妇,走啊,接着拣蚕茧去!”
“傻子,那叫捡钱去!”
崔玉兰笑着捏了他一下,瞅瞅西屋,“这几个犊子,不叫就不带起来的!”
“让他们睡吧,孩子们白天上学,放学还得帮咱们捡蚕茧,也累啊!”
陈禹倒是很心疼三个孩子,最心疼的自然是宝贝女儿。
每年春秋两季蚕茧,让青石县的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上集市、百货商店和供销社买东西的人日渐多起来,石领导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六子这招是真好使!
不但把我们这生产的蚕丝制品卖到国外,给国家赚了外汇,还让老百姓得了实惠!
关键是,这些蚕都是“散养”的,是老百姓从林子里“捡”出来的,没毛病吧!
没毛病!
至于春风酒,也跟随柞蚕丝的脚步,从遥远的东北偏僻小村子,进入到岛国的高档酒店里!人们对这种来自黑土地的,带着特殊香气的“果味”酒水非常感兴趣,甚至掀起了一股品尝春风酒的热潮!
就在一切都在向好发展的同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