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道观里的生活平静而安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师兄弟妹一年一年长大,罗隐师父却一天一天苍老,黑白相间的发须,慢慢变得全白,脸颊也爬上了纵横的皱纹,人也更加清瘦了。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身在山中,顾离练武于鼎湖峰下,烟波江上,遥望山川旖旎,耳听好溪潺湲,日与暮此消彼长,心与云俱归闲寂。
一天一暮晨,一年一四季,一山一水一道观。
四季的辗转,如今已是第五个年头的春花时节了。
这天清晨,仙都观大殿内,师兄弟们例行早课后,罗隐师父罕见的拖了堂,为众人传道。
“大道无形却生养天地,人心本静却被欲望牵绕。”
“常遣欲念、澄澈心灵,方能六欲不生、三毒自灭,悟得万物皆空时,便是永恒清静的开始。”
“……”
下方,一众师兄弟也是坐在蒲团上,个个坐如钟,望着老道士,听着他的话。
只是其中却有一个模样敦厚的青年,他坐在中间位置,面上似是在听讲,一双亮堂的眼睛却是转来转去,明显是个坐不住的主。
这不,只是一会,他就忍住不了。
“师弟,待会我们再打一场,真的就一场,我不骗你。”
敦厚青年瞧着上方师父视线没落在这边,悄摸着伸手扯了扯身旁人的袖子,侧头轻声说着,语气略带乞求。
“不打。另外,师父看着你了。”
被扯衣袖之人淡淡拒绝。
声音带着成年人的沉稳,可其实本人只是一名少年。
仔细一瞧,但见这少年容仪如玉,明净柔和,清秀俊朗,头上扎个髻,身上穿着黑色道服,眼神淡然沉静,好一位俊朗非凡的小道士。
身处一众青年道士中,他年岁最小,却是鹤立鸡群。
然这少年是谁?不是旁人,却是这仙都观内的老幺小师弟——顾离,五年前穿越来到此世,似乎不仅是返老还童,过程中他应当是还来了一次洗筋伐髓,随着年岁复还,他的长相比起没穿越前来了一次史诗级升级。
当真是换了张脸,换了个身体似的。
这五年来,顾离发现自己除了不错的记忆力,和敏锐的五感之外,他练武上的天赋也是不俗,那年夏日田间除草,心头突得一静,于是三天后的晚上,再次尝试修炼,便把罗隐师父传给他的《小周天功夫》给入了门,有了气感。
后面练拳法,练掌法、练步法,再到练剑法,真是学一样,长则半年,短则十天半月,便能将之练个精通,做到抬手就来。
不过,有时候,这天赋好也不是什么好事。
俗话说:穷文富武。
虽然这句话有些不对,毕竟现实民国社会是学知识比学武还贵,只有家里有钱才上的起私塾、买得起书本、学得了知识,反倒是练武的多,只要是学几手功夫,有一定实力,便也算是学武的,可以去富裕之家当个护院、打手什么的。
当然,这个说法也不一定。
富武的原因便是练功的时候,内气运转是十分消耗气血的,必须吃肉或者外药进补,这才能弥补练功夫消耗的精气,壮大自身气血,否则只练武不进补,真就一个短命鬼。
可这问题就来了。
道观里养活十几个大半小子,米粮都不够吃,哪里有肉食给顾离吃,何况,仙都观本身属于全真派一脉,规矩颇多,几乎沾不得一点荤腥,往日里就更别想着吃肉了。
虽说罗隐师父有一身医术,每过一段时间都会进山去挖草药,拿回来给顾离以及师兄们填补练武消耗的精气,消除体内因为练武产生的暗伤。
可惜顾离练武的进度太快,消耗的精气也比那些师兄们的多,师父的那些草药,就显得不够用了。
没办法。
顾离只能自己想办法,偷摸着进山里去抓野味,然后找个角落,生火吃肉进补。
至于带回来道观悄悄分给师兄们,让他们也尝尝肉味,顾离本也想过这么干,但转念一想起罗隐师父,他还是绝了念头,只是每次进山他都会带上小六、阿秀,一起开小灶。
这两小姑娘没有拜入仙都观,不是道士,吃肉是没什么问题的,而且她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在道观里一直吃素肯定不行,得吃些荤腥,平衡一下营养。
就这么,在顾离时不时的开小灶之下,小六、阿秀本来单薄的身子渐渐有了肉,五官长开周正漂亮,出落得亭亭玉立。
可到这里,问题就来了。
还是个……
算了,多想无益,这不是早就预料到的么。
心中摇头,顾离收拾思绪,瞧着身旁的何安下,在罗隐师父的一个眼神下,立即变得蔫头耷脑的,他莞尔一笑,随即心中叹道:“何安下何师兄,你的时间不多了,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
十分钟后,回荡在大殿内,师父的声音一顿,接着只听师父嗓子微微沙哑的说道: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去忙吧。”
这一声落下,师兄弟们起身对着罗隐师父行了一礼,一群往殿外走。
五年时间,众多师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