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有了这些弟子便算有了态度,不消太过担心。
是以这佛子尕达要迁来这户人家用意是何,却也就值得好生琢磨了。
“莫不是本应寺中还有禅师,是心向匡家宗室,对于格列禅师有所不满?!”康大宝想到这里时候,即就又换做一副正色。
康大宝自是不想沾惹那般多的因果,于是便就肃声应道:“云角州边鄙穷苦,怕是未必合佛子心意。”
尕达见得康大宝反应,心头道声可惜的同时亦也在目中生出来一丝赞色,只听得他淡笑言道:
“康掌门莫要误会,不过一户良姓人家,哪里耗得多少资粮?遣来过后也不消康掌门上心什么,若有战事任凭驱使便好,便算死伤再重,小僧亦不会心生怨怼。”
“嗯,还是请佛子再考虑周全”
眼见得康大掌门目光坚定,不为所动,尕达晓得再劝无用,便也只好开口提道:“既是如此,却不晓得康掌门能否引荐丰城侯、故城侯二位前辈,小僧去与二位前辈好生相商就是。”
“嗯”康大宝犹疑一阵,却还是点了点头。他取出一张灵帛出来,手中指诀掐起,一块精墨便就研好。过不多时,百来个黑色篆字便就将这张灵帛铺满。
灵帛浮在半空,随着康大宝伸手一指,缓缓游到了尕达手中。后者都未看过一眼,便就径直收入储物袋中。
做完这些,他也觉无有久留必要了。今番倒是未有白来,至少晓得了康大掌门非是如其所料想的那般好拿捏。
若依着禅师之前所言,将来诸般动作,说不得还要落在这位今上眼中的新贵身上才能成行,既如此,却不能同之前那般,只是拍拍脑袋、便就定下。
随着尕达这俊俏和尚迈出重明宗去,康大掌门才觉如释重负。只是他却也未有停下动作,反是又写了一封信符,发往凤鸣州去。尕达所请殊为古怪、是要费家诸位长辈好生准备才行。
而于此同时,二人却都不晓得,又有一老僧正匿在重明宗山门之外,看着尕达渐渐消逝的身影若有所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