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麓川之国,畏威而不怀德
“两位使臣,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在座的诸位,想必你们也都认识,就无需本公再介绍了。”
坐在上首的徐辉祖神色淡然,语气中透着一丝冷淡。
不知为何,他话音刚落,整个会议大堂气氛就变得压抑。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来自麓川的两名使臣,等着他们的回应。
其中一位身形健壮、看上去五十岁左右的老者深吸一口气,沉稳说道:
“老夫乃麓川中书省参知政事刀补瓦。”
另一位稍显年轻些的使臣目光扫视众人,同样沉声说道:
“本官为麓川门下省侍郎恭坝光。”
在场众人纷纷点头。
麓川沿用了一些故元官制,参知政事为从二品,侍郎是正三品。
上首的徐辉祖微微颔首,
指了指二人面前的诸多文书,直言道:
“这是我大明都督府、户部、兵部统筹核算,关于麓川战事的钱粮明细。
两位大人看一看,若
没有异议,就尽早签字画押,然后离开京城。”
徐辉祖话语毫不客气,语气生硬,怎么看都不像是在招待使臣。
然而,麓川两位使臣并未表现出不满,只是脸上多了几分阴郁。
自从踏入大明境内,他们便深刻感受到了双方之间的巨大差距。
尤其是那巍峨高大的城池,以及宏伟空旷的奉天殿,还有那绵延不绝的耕地。
与之相比,麓川简直穷山恶水,物资匮乏。
也难怪明人称他们为化外之地。
刀补瓦还是深吸一口气,抬头看向徐辉祖,郑重说道:
“拜见魏国公,麓川对此尚有一些异议。
此战麓川虽败,愿意承担因双方误会引发争斗所产生的钱粮损失,
但大明朝廷给出的账目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麓川朝廷断然不会答应这样的决议。”
说着,刀补瓦将自己携带的一封文书递到侍者手中。
侍者接过文书,呈送到徐辉祖面前。
徐辉祖一边翻文书,刀补瓦一边解释道:
“大明魏国公,我麓川此番带着诚意而来,
愿意拿出一些钱粮,以慰藉死伤将士的在天之灵。
但对于一些不合理、不公正的款项,麓川绝不能接受。”
一旁的恭坝光也重重地点头,目光扫视四周:
“诸位皆是大明朝廷中一等一的重臣,
还望各位大人体谅麓川的艰难处境。
我国刚刚遭受大风大雨,又接连经历战事,早已风雨飘摇、动荡不安。
若拿出如此巨额钱财,
届时国内必然会引发动荡,甚至可能波及大明周边之地。”
“呵”
左军都督耿忠嗤笑一声,身体不再像先前那般端正,
而是向后靠去,眼中充满了轻蔑。
“你跟本督说说,你们什么时候会波及周边,
我们好提前做好准备,帮你们平定叛乱。
到那时,钱粮什么的都不用你们给了,我们自己去取。”
刹那间,整个气氛变得肃杀起来。
在场众人或多或少都抬起头,将目光聚焦在麓川两名使臣身上。
陆云逸亦是如此,对于这般直白激烈的场面,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与他原本的想象有些不同。
刀补瓦察觉到众人的注视,嘴唇紧抿,脸上闪过一丝无奈。
归根结底,是麓川在战事中战败,整个朝廷已然陷入被动局面。
他稍作停顿,继续说道:
“耿大人,大明乃天朝上国,
我们一路前来,听闻的皆是睦邻友好的言论,应天百姓也十分渴望安定。
此时若再动兵打仗,恐怕有悖民意。
当然,我想说的是,
麓川无意与大明作对,还望大明朝廷能够知晓。”
耿忠白了他一眼,不再看他,眼神中的不屑表露无遗。
魏国公徐辉祖这时抬起头,问道:
“刀补瓦大人,这份文书是贵国主的意思,
还是你们中书省以及门下省的意思?
本公在上面丝毫看不到诚意,反倒像是看到了一个贪婪的小人!”
“你!”
恭坝光脸色骤变,原本略显蜡黄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显然是动了怒。
不过,他还是强忍着情绪,沉声道:
“魏国公,二百万两白银已经是麓川所能拿出的极限。
至于大明朝廷提及的树木、矿石,
大多都在深山老林之中,开采极为困难,想要取用,谈何容易。
还望大明朝廷能够体谅。”
“少他妈废话。”
耿忠突然破口大骂,猛地坐直身体,怒视着在场的两人:
“你们麓川要是打赢了,还会这样说话吗?
要是你们不服气,那就战场上见真章。
本督倒是想看看,一个连国主都被俘虏的边陲小国,凭什么这么硬气!
本督把话撂在这儿,文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