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等到太阳落山,
他们便可以关闭城门,完成一日的忙活。
就在这时,咚咚咚的马蹄声突兀响起,
原本眯着眼睛、懒洋洋的守城军卒立刻神情警惕,噌的一下站起身,握紧了腰间长刀。
城门守将也从阴凉的城门洞钻了出来,看向远方官道,
视线尽头,十余骑驿卒身骑战马,
挥舞着八百里加急的令旗,疾驰而来,
身后扬起的灰尘让他们的身形若隐若现。
城门守将见到那加急旗帜,脸色猛然大变,连忙挥手:
“快快快,撤开鹿寨、拒马,准备放行!”
军卒们立刻忙活起来,心中隐隐有些担忧,
怎么又是八百里加急?北方到底怎么了?
十余骑很快冲到近前,慢慢停下。
领头之人翻身下马,一边拿文书一边说道:
“我等是燕山护卫报捷斥候,需要前往京城,请安排一应吃食,再与我们换马!”
城门守将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连连点头:
“好,快快进城,城墙根就有补给点,
一应用度不要客气,战马本将会从本部调拨,都是最好的战马。”
“多谢!”
驿卒拱了拱手,牵着战马快速入城。
城门守将看着他们着急忙慌的背影,面露思索:
“捷报?哪里的捷报?”
很快,城门守将想到了年初去往关外的北征大军,眼睛猛地瞪大,
赢了?
正当他沉浸在喜悦之中时,更为剧烈的马蹄声响起:
“咚咚咚”
大地又开始微微颤动,尘土开始跳舞。
城门守将看向远方,视线尽头最先出现了一个黑点。
慢慢地,随着涌出的黑点越来越多,
一条黑色巨龙出现在官道尽头,掀起的尘沙漫山遍野,浩浩荡荡。
城门守将脸色微变,能看出前方黑甲是明军制式,
但大旗呢?这是哪一部?
“快!安放鹿寨、拒马,关闭城门!!”
随着一声令下,刚刚歇息的军卒又忙活起来,
北城墙的厚重大门也开始慢慢闭合!
一直到那千余军卒冲到近前,
城门才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嘭!”
“来者何人!!”
城门守将已经窜到了城墙上,脸色凝重地看着下方来人。
军卒大概有将近两千,皆是骑兵,个个甲胄精良,
只是从模样上看,有些长途跋涉的狼狈。
唐敬业没有回答城门守将的问题,而是一挥手,
身旁就有军卒拿着兵部、都督府的文书冲了上去。
不多时,城门守将看到了文书,脸色陡然变得古怪。
又朝着城下看了两眼,
他早就听同僚说过,开封有一支两千人的军卒几年不曾回返,
一直挂在城中准备通行的文书上,
今日这是怎么了?居然要回京了?
“开城门,将此事禀告大人。”
“是!”
城下,唐敬业脸色凝重,
一路追踪,几乎可以说是昼夜不停,终于赶到了徐州。
他心中有些担心,生怕赶不到万宝号前面。
城门很快打开,
一行人鱼贯而入,进入城北大营。
趁着徐州官员还未到来,
唐敬业将早就准备好的船只画像以及掌柜画像都发了下去,
并且吩咐三百人分散寻找,将整个徐州码头都扫一遍。
做完这一切,唐敬业才在军帐中歇了下来,心思重重,
已经到南直隶了,
若是再找不到人,那就完了。
可是,十里路人马分散寻找,找了这么多天也没有动静,
让他心中隐隐生出一些不好的预感。
正当他思绪之际,一队百余人的人马冲入营寨。
领头之人快速翻身下马,急匆匆地就冲入军帐,
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上首的唐敬业,眼睛一亮:
“敬业!”
唐敬业视线猛地刺了过去,眼睛略有瞪大,觉得他有些眼熟,
仅仅是思虑两息,他就想起了来人是谁,猛地站起身:
“赵熙?”
“哈哈哈哈,你怎么突然到来?
也不说一声,我好准备酒菜,给你接风洗尘!”
来人大笑着上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满脸喜悦。
“你怎么在这?”唐敬业面露震惊。
眼前之人是南雄侯赵庸的小儿子,从小一起长大,
只不过年长之后分散四方,联系便少了许多。
“坐坐坐,先坐。”赵熙招呼他坐下。
直到两人都坐下后,赵熙脸色才恢复了些凝重:
“是吉安侯将我调来此地,前几个月刚来,说是让我守住北方漕运门户。”
他转而发问:“你呢?你怎么从开封回来了?”
唐敬业呼吸猛地屏住,一股突然的喜悦笼罩,
他先前还在发愁如何在徐州城大肆搜捕,
原来京中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