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坚固的堡垒往往从内部攻破
官道上,一队人马摇摇晃晃地涌了过来,
火把组成的长龙在视线中尤为明显,由远及近。
申国公邓镇走在队伍最前端,
身穿国公甲胄,手持长刀,听着耳畔传来的甲胄碰撞声,面容肃穆。
京中的变化无不在说明,
争斗已经到了最关键之时,宫中也打算动真格的,
尤其是今日从宫中传来消息,
汝南侯梅义成功进京,如今就被关在锦衣卫衙门。
每每想到这,邓镇眼中就闪过一丝阴霾,恨不得杀了北方办事之人。
如此充裕时间、如此充裕准备,还拦不住一个人,真是废物!
弄得现在处处被动,不得已来掀桌子。
邓镇长叹了一口气,手掌抓紧缰绳,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即便心中有再多的不甘,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仓促,太仓促了。
京畿各地已经开始了争斗,厮杀不绝,
有些地方甚至明晃晃地动起了刀兵,甚至还有军民反叛,直冲府衙。
整个京畿之地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而他所带领的三千军卒,则是内外联合,最后的孤注一掷。
邓镇不知道还有没有别人赶到,
但他早就有了准备,将自己当成一支孤军。
忽然,前方官道突兀地出现了一个亮点。
邓镇的眸子瞬间刺了过去,
身旁诸多军卒也发现了不对,赶忙握紧长刀。
马蹄声突兀地变得急促,十余名骑兵就这么冲上去探查,
很快,他们便匆忙回返,
领头之人脸色严肃,声音郑重:
“启禀申国公,前方有百余骑阻拦。”
邓镇眉头微皱,心中阴霾一闪而过。
他没有说话,而是扯了扯马缰,带着军卒继续前行,
很快,邓镇就看到了拦在官道上的一行人。
当见到为首之人时,邓镇眼中闪过一丝愕然,还有一些荒谬。
眼前之人他太熟悉了,
近两年的几次大战,都曾并肩作战过,是他最佩服的一个后辈。
见到他,邓镇长舒了一口气,有些明白为什么北方之人无法阻拦梅义了,
若是此人办事,能拦住反而才是荒谬。
摇了摇头,邓镇闪过一丝无奈,驾着战马上前:
“云逸,何时进京?”
来人正是陆云逸,身旁汇聚的都是跟随而来的前军斥候部军卒,
百余人站在官道上,
有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陆云逸看到来人,心中生出一阵感慨,时局的变化就是这么猝不及防,
“末将拜见申国公,今日刚刚来到京城。”
“在这里做甚?”
“卑职奉太子殿下之命,探查商路,敢问申国公深夜带兵来此,所为何事?”
邓镇轻轻笑了,看了看他身旁的百余人:
“太子就给你派百人?”
“京畿之地乃天子脚下,一片安宁、百姓安康,百人足矣。”陆云逸朗声开口:
“申国公深夜出营,所为何事?”
“本公要进京驻防,让开吧。”
邓镇笑着开口,眼神平淡如常,变冷了少许。
“还请申国公出示调令以及文书。”
“怎么?有本公在,还需要这等繁缛文书?”
“当然。”
“若是本公没有呢?”
“那就请申国公回营。”
二人的对话毫不掩盖声量,
一下子就将两军气氛凝固到了极点。
身下战马似是也感受到了这种压抑,不安地刨动蹄子,打着响鼻。
安静压抑的气氛一点点流逝,
申国公邓镇看着陆云逸,眼中有几分感慨,发问:
“灵韵如何了?听闻大宁冬日寒冷无比,也不知她能不能住得惯。”
陆云逸笑着回答,像是多年不见的老友重逢:
“申国公放心,大宁如今已经夏日,城中日子舒坦,
并且大宁商贸往来愈发繁盛,一些物件也不缺。”
“那就好,本公听闻你在大宁广开商路,的确是个能折腾的,本公佩服。”
下一刻,邓镇话锋一转:
“梅义是你带人送回的京城?”
原本略有舒缓的气氛一下子凝重,压抑得可怕。
陆云逸摇了摇头:
“回禀国公,是卑职的属下带人护送,
汝南侯离开大宁之时,卑职还在辽东女真的山林里。”
“哦?”
邓镇眉头微皱,“你放心?”
陆云笑着点了点头:
“一个贴心能办事的手下能够给主官省下不知多少工夫,
像这等事,还不用卑职来亲自操办,他们自然能办好。”
邓镇有些感慨,神情复杂地点了点头:
“旁人巴不得将权力都抓在手里,
但你不同恨不得将手中之事都散出去,
本公手下就没有像你这般得力之人,